沩山灵祐禅师(771年—853年),俗姓赵,谥号大圆禅师,唐代福州长溪(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南)人,禅宗大师,百丈怀海禅师门下,为沩仰宗的开创者。 年十五岁从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于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究大小乘教。后到江西参百丈怀海。有一次,怀海让他拨炉灰,看有火没有,他拨后说没有,怀海往深处拨,找到火星,责备他说没有,于是大悟。唐宪宗元和末年,至沩山弘扬禅风,村民感德,群集共建同庆寺。相国裴休前来闻道,声誉大扬,学僧云集,遂于此敷扬宗风达四十年之久,世称沩山灵佑。 沩山灵佑的基本禅法是“三种生”说,即把主客观世界分为“想生”、“相生”、“流注生”,这也是他为接引学人证得大圆镜智(佛智),达到自由无碍境地而设的三种机法。 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示寂,世寿八十三岁,谥“大圆禅师”。有《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沩山警策》各一卷传世。
唐朝沩山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赵氏之子。禅师年十五时,椎髻短褐依止建善寺法常律师修行,作务执劳,奋力认真,每次出坡都比一般人多做数倍。冠年在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勤学大小乘经义。后行脚入天台,途中遇寒山子。寒山若有深意...
白云老禅师著作 灵佑禅师 沩山佑禅师福州长溪人(今福建霞浦),俗姓赵,十五岁出家,二十三岁参百丈大师,于一拨炉火而获悟涅槃妙心,得感菩提道果;那次事情的经过非常特殊,像9是蓦然发现黄面老子额处的明珠,而获得投身珠的豪光一样,使通体透亮如...
灵佑(771——853),福州长溪(今福建省霞浦)人,俗姓赵。年十五岁礼本州建善寺法常(《宋高僧传》作法恒)律师出家。他非常发心地为常住工作着,“执劳每倍于役”(《宋高僧传》)。三年后,即十八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并参究大小乘经律,...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沩山(今湖南宁乡县西)灵佑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年十五即辞亲,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从钱塘义宾学习戒律。此时,灵佑禅师虽然对大小乘教法以及戒律都有了一定的...
用户名/邮箱
密码
账号注册 / 微信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用户名
邮箱
确认密码
账号登录 / 微信登录
注册
获取密码重置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