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经济总量预测排名出炉,福建省GDP总量预计接近1.3万亿元,同比增长4.7%,经济表现总体稳健。
从各市表现看,省会福州以2822.52亿元的经济总量继续领跑全省,泉州紧随其后,漳州稳居第四,而南平市则以518.54亿元的GDP垫底。这一排名为各市未来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福州位居首
2025年一季度,福州市预计以2822.52亿元的GDP总量位居榜首,增速达5.58%,增量贡献全省近四分之一。
近年来,福州软件园、滨海新城数字产业园集聚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8%,占GDP比重突破35%。
此外,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2%,万华化学、中景石化等临港工业项目投产,带动化工新材料产值增长25%。
福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培育对象,福州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轨道交通、新基建投资拉动固投增长9%。
尽管泉州增速为5.78%略高于福州,但总量差距不足百亿,福州凭借省会资源集聚效应,持续巩固“福建经济第一城”地位。
漳州排名第四,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进发
今年一季度,漳州市预计以1418亿元的GDP总量位列第四,增速为3.91%,表现中规中矩。作为传统农业强市,漳州正面临产业升级的挑战与机遇。
漳州市的农业优势稳固,其粮食、水果、花卉产量居全省前列,一季度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8%,但附加值偏低问题仍存。
工业方面,在食品加工(紫山集团)、家居建材(万利达)等传统产业增长乏力,而电子信息(立达信)、新能源(漳州核电)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此外,漳州的南靖土楼、东山岛景区升级智慧旅游服务,一季度接待游客量增长15%,但文旅收入仅占GDP的7%。
漳州需加快从农业向工业转型,避免被泉州、厦门进一步拉开差距。
南平排名垫底
南平市以518.54亿元的GDP总量排名末位,增速3.7%,增量不足20亿元,作为山区城市的发展瓶颈。
南平的产业结构单一,其茶业、竹木加工等传统产业占比超50%,一季度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竹制品出口额下降5%。
此外,作为闽江源头和生态保护区,工业开发受限,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培育缓慢,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不足10%。
人口外流严重,南平市的青壮年劳动力向福州、厦门迁移,常住人口老龄化率超22%,消费与服务业增长乏力。
南平的困境在如何在保护与发展间找到平衡,将是其破局关键。
其他城市表现
泉州经济总量以2761.06亿元紧追福州,纺织鞋服(安踏、恒安)、石化(联合石化)双轮驱动,但外贸依存度高,需防范外部风险。
厦门GDP为2052.89亿元,增速5.1%,集成电路(士兰微)、跨境电商(象屿自贸区)表现亮眼,但土地资源约束加剧。
宁德增速4.13%,锂电池(宁德时代)出口增长30%,但新能源产业链下游配套不足,需警惕产能过剩。
总体来看,福州凭借省会优势持续领跑,但需注意大而不强;漳州、南平则面临传统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未来,福建若想实现全域均衡发展。
福州应强化科创能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 漳州需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增长极; 南平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展绿色康养、碳汇交易等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的竞争,本质是产业与创新的竞争。福建各市唯有立足禀赋、扬长补短,方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对此你怎么看?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7249.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