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东南沿海,有一座闪耀着千年光芒的城市 —— 泉州。这座被誉为 “海滨邹鲁”“海丝起点” 的古城,每逢春节,大街小巷便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年味,那是历史与民俗交织而成的魅力,背后深藏着一个个动人的历史典故。
一、屠苏酒与欧阳詹的文韵传承
相传,唐代泉州晋江人欧阳詹,才情出众,是闽南地区首位进士,开八闽文风之先。彼时,春节饮屠苏酒之风盛行,欧阳詹家境贫寒,却从未忘却这一传统。
每至除夕,母亲总会倾尽家中微薄积蓄,买来药材,精心酿制屠苏酒。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的烛火旁,欧阳詹恭敬地接过母亲递来的第一杯酒,依照古俗,先敬长辈。他看着母亲脸上岁月的痕迹,眼中满是感恩与敬爱,轻声道:“母亲,新春新岁,愿您身体安康,福寿延年。” 母亲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儿子的期许。
欧阳詹饮罢,顿觉暖意从舌尖蔓延至全身,那股热流仿佛驱散了一年的疲惫与困苦。他深知,这一杯酒承载的不只是驱邪避瘟的祈愿,更是家族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在他苦读求仕的岁月里,屠苏酒的香气始终萦绕,激励着他奋进。后来,欧阳詹高中进士,名震文坛,可每到春节,他依旧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共饮屠苏酒,讲述着在外的见闻,将知识与文化的火种播撒在这片土地上。他的故事传开,泉州百姓纷纷效仿,饮屠苏酒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仪式,寓意着旧去新来,文人雅士更借此寄托对学识精进、家族昌盛的期盼,这一习俗代代相传,流淌在泉州的春节脉络之中。
二、守岁避年兽与海船的守护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洋贸易兴盛,无数商船穿梭于波涛之间。古时,有一凶猛年兽,每逢除夕便上岸侵扰百姓,吞噬牲畜、破坏家园。渔民们出海归来,正逢年关,忧心忡忡。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名叫林福。他见乡亲们惶恐,心生一计。林福号令众船员,将出海归来的大船停靠岸边,船头一律朝向大海,船上张灯结彩,挂起平日里远航辟邪的红色旗帜,大红灯笼在海风里摇曳生姿,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灯火巨龙。
除夕之夜,当夜幕笼罩,年兽呼啸而来。但见岸边红光闪耀,那一艘艘高大巍峨的海船在灯火映衬下气势恢宏。年兽生性惧怕红色与巨响,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得止住脚步。船上的渔民们敲响铜锣,铜锣声震耳欲聋,伴随着海浪的呼啸,交织成一首雄浑的 “战歌”。年兽愈发惊恐,转身逃回深海,此后再不敢轻易上岸。
从此,泉州百姓每到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笼,沿海的渔村更是将海船装扮一新,彻夜灯火通明,以船为盾、以灯为剑,守护着一方安宁。守岁时,老人们会给晚辈讲述这段故事,告诫后人要团结勇敢,大海虽险,却赋予他们抵御灾祸的智慧与力量,春节的灯火也因此多了几分豪迈与坚毅,映照着泉州人海纳百川、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筅尘” 迎新与开元寺的佛缘
出处:www.gawrmfww.com/5198.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199.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0.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1.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2.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3.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4.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5.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6.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7.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8.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09.html出处:www.gawrmfww.com/5210.html
泉州开元寺,千年古刹,梵音袅袅,在春节习俗 “筅尘” 一事上,亦有着奇妙渊源。
话说北宋时期,开元寺香火鼎盛,周边信众云集。一年春节前夕,寺内一位法号慧明的高僧,晨起清扫庭院时,见落叶堆积、尘埃满布,心生感悟。他手持长扫帚,从佛殿开始,一寸一寸清扫,扫帚所到之处,尘埃飞扬,却似将旧岁烦恼、业障一并扫去。僧众们见此,纷纷效仿,以清扫寺院迎接新年,寓意净地清心,祈愿佛法护佑新岁祥和。
这一做法传至民间,百姓们虽无寺院那般庄严肃穆的清扫仪式,却也将家中打扫得一尘不染。主妇们会取下房梁上的旧扫帚,绑上新采的竹叶,制成 “筅尘” 扫帚,从屋顶、房梁到墙角、地面,仔细清扫,边扫边念叨着 “清尘清尘,除旧迎新,神明保佑,家宅安宁”。
孩童们在一旁嬉笑帮忙,偶尔被扬起的灰尘呛得咳嗽,仍兴致不减。扫完后,家中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摆上供桌,供奉从开元寺请来的香烛、佛果,在袅袅佛香中,感恩过去一年的庇佑,期许新春福运满盈。千百年过去,“筅尘” 习俗扎根泉州,成为春节序曲,融合着佛禅的宁静与民间的烟火,无论贫富贵贱,家家户户借此拂去尘世纷扰,开启希望新程,而开元寺始终如信仰灯塔,照亮泉州人春节的心灵归处。
四、送神与海神妈祖的庇佑
泉州靠海而生,海神妈祖信仰深入人心。春节期间,送神仪式极为庄重,其中与妈祖相关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
传说妈祖原名林默娘,生而神异,能通天文、晓医术,常于海上救助遇险渔民,羽化升天后,被尊为海神,庇佑着万千海商、舟楫。
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述职,泉州百姓认为诸神亦归天禀报人间诸事。在海边渔村,渔民们齐聚妈祖庙,献上丰盛祭品,有刚捕捞上岸的鲜鱼、精心制作的糕点,还有寓意吉祥的红柑。庙祝带领众人虔诚叩拜,祈求妈祖护送上天诸神,代为美言,保佑来年风平浪静、鱼虾满仓。
年轻的渔夫阿海,家中世代以海为田,对妈祖信仰至深。有一年,出海途中突遇狂风巨浪,船帆破损,海水灌舱,阿海惊恐万分,绝望之际,他闭眼高呼:“妈祖娘娘,救我性命!” 刹那间,恍惚见妈祖身着红衣,踏浪而来,风浪瞬间平息,船只转危为安。此后,每到送神日,阿海总是第一个到庙中,擦拭妈祖神像,眼中满是敬畏与感恩。
整个渔村在送神仪式后,便开始忙碌筹备春节,妇女们赶制新衣,男人们修补渔具,孩子们则在海边嬉笑玩耍,盼着新年与出海的亲人共享团圆。因为他们知道,妈祖庇佑下,无论风雨如何肆虐,总有希望与安宁可期,春节送神,送出的是心愿,迎回的将是海神馈赠的满满福泽,这一习俗让泉州的海疆在岁末年初,充盈着信仰的力量与对未来的笃定。
五、上元灯节与波斯商客的风情融合
泉州作为海丝重镇,吸引着四方来客,上元灯节(元宵节)便是中外文化激情碰撞的盛宴。
唐朝时,泉州港千帆竞发,不少波斯商人定居于此。有一年上元夜,城中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波斯商人哈桑带着妻儿穿梭在人群中,被眼前绚丽多彩的花灯迷得目不暇接。中式花灯形态各异,有鲤鱼跃龙门、龙凤呈祥,寓意吉祥美好;还有走马灯,烛光映照下,画中人影走马穿梭,趣味无穷。
哈桑灵机一动,将波斯的琉璃工艺与泉州花灯制作结合。他召集当地工匠,用五彩琉璃打造灯盏,内置燃油,点燃后光芒璀璨,仿若繁星落地。这些琉璃灯融入巡游队伍,瞬间成为焦点,百姓们啧啧称奇,波斯风情为传统灯节添一抹异域亮色。
不仅如此,上元夜还有猜灯谜习俗。文人墨客在灯下悬挂谜题,引得众人驻足思考。哈桑虽汉文尚不精通,却被这热闹氛围感染,拉着中国朋友请教,一来二去,竟也猜出几则,赢得阵阵喝彩。
街头巷尾,舞龙舞狮欢腾跳跃,高跷艺人惊险表演,泉州本地的梨园戏、南音婉转悠扬,与波斯乐舞交织共鸣。美食摊前,本地的元宵圆、润饼菜散发着诱人香气,波斯的胡饼、香料饮品也备受青睐。那一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共享着上元欢乐,泉州以开放包容之姿,将上元灯节化作文化熔炉,此后岁岁元宵,既有中华古韵,又含海外风情,延续着海丝起点的繁华绮梦,成为泉州春节民俗中最耀眼的明珠,照亮古城迈向新岁的征程。
泉州的春节,在历史长河中淘洗出这般厚重而多彩的习俗典故,从文人的雅致传统,到渔民的勇敢守护;从佛禅的清净祈愿,到海神的慈悲庇佑;再到中外融合的盛世欢歌,每一个故事都是泉州这座城市灵魂的碎片,拼凑出一幅绚丽无比的春节长卷,年复一年,承载着往昔荣耀,孕育着未来希望,吸引世人沉醉其中,探寻那永不落幕的海丝岁时魅力。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4919.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