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山众多,每一座都承载着当地的山川地理、地形地貌的特色,或是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化。在探寻福建的名山时,我们不得不提及其中的佼佼者——武夷山。尽管武夷山以其盛名掩盖了其他众多名山,但若论及文化历史的厚重,它在福建省内的一众名山中仍独占鳌头。作为三教名山,武夷山不仅佛寺道观众多,还留下了儒家大师讲学的遗迹,以及古闽越人的文化遗迹。而在闽北的海岸线上,另一座风景独特的山——太姥山,也值得一游。太姥山与武夷山相似,都是石头山。但不同的是,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而太姥山则是花岗岩体构成,同样展现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太姥山,古时被称为才山,至汉代则名为太母山。到了汉武帝时期,因避讳“母”字,便将其更名为太姥山。这一命名与浙江的天姥山颇为相似,据历史学者考证,天姥和太姥实为同一人,均为古闽族七部的共同祖先。
太姥山坐落于闽北福鼎市的南部,东临大海,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其主峰海拔高达917.3米,山势险峻,气势磅礴。这里以峰峦险峻、怪石嶙峋、洞穴幽深、云雾缭绕四绝而闻名于世。
险峰
太姥山屹立着54座奇峰,其中以覆鼎峰、夫妻峰、莲花峰和笔架峰最为人所知。尤以覆鼎峰为首,登临其巅,便能一览无余地远眺东海的壮阔。只见水天一色,海岛星罗棋布,帆影点点,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奇石
太姥山的岩石,每一块都独具匠心,或像人,或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这里有人物类的岩石,如夫妻岩、二佛谈经、沙弥拜佛等,生动传神;也有动物类的岩石,如九鲤朝天、金龟爬壁、玉兔听潮等,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此外,还有神话色彩浓厚的太姥升天石、云标石等,以及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如一片瓦、牛背石等,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九鲤朝天”和“二佛谈经”这两大景观,更是绵延千米,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洞穴探秘
太姥山的岩洞,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拥有100多个形态各异的岩洞,如“通海洞”可通向无垠的海洋,“通天洞”仿佛直通云霄,而“滴水洞”则因洞顶滴水而得名。此外,还有“三折腰”的曲折蜿蜒,“神仙洞”的幽静深邃,以及“七星洞”和“一线天”的奇特景观。这些岩洞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探险的乐趣,更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雾幻
太姥山临海,常受海洋气候影响,一年中多云雾天气,长达100余日。这些云雾变幻莫测,晴天时,海湾与山谷间云雾缭绕,如同白练轻舞,又似布幔轻垂,时而聚集,时而消散,转眼即变。春夏之交或雨后初霁,山岚更盛,汇聚成茫茫云海,直涌天际。群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时升时降,恍若仙境。因此,太姥山又被誉为“海上仙都”。
除了迷人的自然风光,太姥山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山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36座古老的寺院,诸如天王寺、国兴寺、白云寺、灵峰寺、瑞云寺以及天门寺等,这些古刹都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太姥山的沧桑变迁。此外,这里还是朱熹曾经隐居并著书立说的地方,璇玑洞中至今保留着晦翁碑记,记录着这位大儒的生平事迹。更值得一提的是,摩霄峰顶的唐代石室,它是摩尼教摩尼宫的遗址,见证了太姥山在历史上的宗教文化交流。
山中遍布着历代摩崖石刻,总数多达30余处。其中,汉代的东方朔在摩霄顶留下了“天下第一山”的题刻,唐代林嵩在白云寺旁镌刻了“山海大观”,宋代杨彦国则题写了“黄龙泉”,明代崔微仲的“云标石”以及清代福宁知府李拔的“太姥摩霄第一峰”等,都为这座山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此外,还有传为唐玄宗赐题的“尧封太姥舍利塔”以及明谢肇淛书刻的“岩洞庵碑”等珍贵碑刻,更是让这座山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中国的名山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自然崇拜有所不同,它们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古人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因如此,这些名山往往承载着丰富的神话传说。为了纪念和传承这些传说,人们在这里立碑建庙,并在岩石上刻字,以示祭祀并记载下这些神圣的事件。这种传统最初仅限于帝王和贵族的祭祀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普通百姓的求神拜佛的场所。
太姥山与武夷山,这两座名山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放眼全国,多数名山都散发着类似的魅力。然而,在对比之中,有人认为太姥山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较于武夷山略显逊色,而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则稍显不足。
那么,你对此有何见解?不妨在评论区展开讨论。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3946.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