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一连串的哲学叩问
在追寻福建人远古家园的征途中
尤为引人深思
直到二十多年前
三明万寿岩被重新“发现”
答案才渐渐清晰
炸药包下“护宝”
从三明市区驱车约30公里,到达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空旷的平地之上,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孤峰傲然耸立,这便是万寿岩。
万寿岩。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20世纪70年代起, 三钢集团因生产需要在距离企业不远的万寿岩采矿。20世纪90年代末,万寿岩灵峰洞、船帆洞内陆续零星地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是要保,还是要炸?轰隆隆的采矿爆破声中,这个珍贵的遗址面临生死抉择。
1999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万寿岩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展开。10月中旬,陆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120平方米的石铺地面也揭露出来。
三明万寿岩船帆洞遗址发现的人工石铺地面,“堪称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1999年12月底,福建省文化厅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保护有关情况的紧急汇报”。
2000年1月1日,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同志对万寿岩遗址作出重要批示:“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习近平就万寿岩遗址保护作出重要批示。图源: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同年1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保护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意见》上再次批示:“省政府高度重视三明古代遗址保护,已于去年底专题协调,做过初步保护安排。请省文化厅进一步提出全面保护规划和意见。”
三钢随即停止爆破开采,并在政府协调和帮助下另选采矿点。同时,省财政拨款50万元,用于万寿岩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和保护。至此,古老的万寿岩遗址迎来新生。
守护“闽人之源”
万寿岩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提前到距今20万年前,因此,这里被称为“闽人之源”。在两次批示的指导下,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工作得以加速进行。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2000年
万寿岩遗址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1年
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
三明市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完成《福建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成为当时全国第一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保护规划;
2017年
《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成为全省有关文化遗产的第一部立法,让万寿岩保护有法可依。
25年来,手握这把人类文明起源的珍贵“钥匙”,一批批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接力完成了四期文物保护工程和长达5年的环境整治工程。在2021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万寿岩遗址被评为全国5个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之一。
目前,“推动万寿岩遗址船帆洞本体保护项目”国家文物局已同意立项;万寿岩遗址环境监测系统一期——气象站建设也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盘活”古老遗址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近年来,福建充分利用万寿岩遗址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新文创开发模式,让万寿岩遗址“走”出去、“活”起来。
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门大学,图为展览现场。图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2006年11月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福建省目前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2019年6月
福建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2022年9月
万寿岩遗址文物第一次“走出去”,在厦大人类博物馆办展,这也是厦门大学首次引进的考古遗址专题文物展;
2024年8月
三明市万寿岩遗址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设立后,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三钢万寿岩学院、全球首家虫珀博物馆等配套项目,与周边格氏栲等景点一起,共同串联成为一条穿越亿年时光的文旅之路。
万寿岩昆虫历史博物馆开业。福建日报记者马丹凤 通讯员 陈登达 摄
从远古走来的万寿岩,如今正焕发着蓬勃生机。未来,福建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将“闽人之源”这份珍贵财富,世代传承好、发扬好。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全媒体传播中心、“闽人智慧”编辑部出品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3931.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