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佛教寺庙建筑风格多样,如莲山寺综合了福州鼓山涌泉寺和厦门南普陀寺传统寺院布局和古建筑风格,同时融入闽西地方特色,像莲山寺大悲阁石柱雕刻有长汀的母亲河、连城的海上走古事等闽西各县市区的风土人情。这里介绍龙岩的十大寺庙。
莲山寺
始建于唐,有1300多年历史,《龙岩州志》载“山中有石若莲瓣,故名莲花招提”,明代前建有观音堂,香火鼎盛,后屡毁屡建,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闽西第一大寺,占地三十余亩,是宫殿式建筑群,依山而建,绿树环绕。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大雄宝殿及十八罗汉厢房占地大,佛像贴金。寺内有长16余米的卧佛,还有八卦造型的大悲阁。
天宫山圆通禅寺
相传唐初有人在此生活,后建观音庵,清朝中叶,南海普陀山的法师到此住持将其改为“圆通禅寺”,有1370多年历史。位于海拔1594米的天宫山上,是闽西地区的游览胜地和最大的佛教道场。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有牌坊、山门等众多建筑。寺内藏经阁收藏丰富,有北京版和香港版《大藏经》等,佛像造型宏伟,如大雄宝殿的三世大佛像,罗汉堂的五百尊贴金罗汉像,大悲殿藻井仿明朝旧制。
石佛公(灵远宫)
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名曰“灵远宫”。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风景区内,里面供奉着用花岗岩雕琢而成的石像。景区风光好,香客多,香火旺,是新罗区的朝拜圣地、旅游圣地。
培丰燕子岩寺
始建于唐咸通七年(866年),由高僧潘了拳开发,清雍正二年(1724年)扩建狮宝岩,清乾隆十九年(154年)又建了灵宝岩。由狮宝岩庵和灵岩洞庵组成,以“洞中多石燕”得名。总占地约50余亩,有红色琉璃瓦歇山顶山门。建筑精美,如狮宝岩庵,是方形砖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有白墙红柱等。寺内供奉三宝佛、千手观音等诸佛。
性海寺
元末明初创建,1945年定名为性海寺,1981年重建。位于连城县新泉镇境内的马背村,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建筑。以农禅并重闻名,周围种植大量果树等。
均庆寺
北宋时期建立,明朝时期重建。在武平县岩前镇狮岩,全部是土木结构,有大院坪、千佛楼、三宝殿等。
西普陀云峰寺
西普陀寺建于宋盛于明,几经兴废,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并改名“云峰寺”。位于上杭县临城镇白玉村上圆山山腰,时常烟雾缭绕。自然资源丰厚,植被沃土宽广,四季温和如春,风光秀丽,曾是闽、粤、赣边区佛教圣地之一。
金沙寺
原是唐昭宗时宰相陆希声避战乱所建,后改禅院,宋熙宁三年(1070年)赐额“寺圣金沙”。
在长汀县城北部汀州镇卧龙山之巅,四面平川,一峰孤耸,形如九龙分卧。寺内有大雄宝殿、圆通殿等主要殿堂,登寺远眺,汀城尽收眼底。
净慈寺
由光良法师创建于1989年。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莲花山公园内的天马山麓,寺内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方丈室以及石雕释迦牟尼佛像等。
西陂天后宫
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历时三年建成,后多次修葺。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坐南朝北,占地6435平方米,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塔式天后宫,建筑呈塔形,高约40米,共7层,层层飞檐高挑,雕梁画栋,集木雕、石雕、泥雕、彩绘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宫内供奉着天后妈祖神像,对研究古代建筑、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重要价值。
龙岩佛教拥有众多信众,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阶层-与传统思想交融:龙岩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与儒道思想等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2381.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