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文脉·最闽南 系列报道之闽南“泉”技艺
核心提示
自古以来,桥即是“津渡之通道”,由此岸连通彼岸,跨海越江,便捷畅达。桥,亦是观景之平台,放眼江河,心旷神怡。泉州古桥,凝聚和彰显着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泉州古桥众多,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建造技艺之精湛,即使放在世界建桥史上,都是极为突出的。时至今日,泉州古桥依旧传递出勇立潮头、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吴拏云 文/图(除署名外)
千年桥梁史古韵悠长
泉州是座东南滨海城市,背山面海,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港湾曲折。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客观上自然而然造就了泉州多桥的特色。唐代中期,泉州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出现“市井十洲人”“船到城添外国人”的初步繁荣,成为我国四大对外贸易港之一。五代时期,泉州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扩展,街市拓宽,货栈高筑。唐、五代时期,伴随经济的崛起,泉州造桥技艺也趋于成熟。
青龙桥古桥碑尚存
泉州造桥技艺在两宋之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唐代及唐以前,造桥主要以木桥为主。但木桥难以适应泉州地区多雨湿润、多台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宋代建桥时材料逐渐易木为石。到元丰年间(1078—1085),泉州人口已超100万人,成为全国人口超20万户的八大州郡之一。南宋初期,伴随着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泉州更是一跃而成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城市,中外使节、传教士、旅行家络绎往来,推动了交通的迅猛发展。泉州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建造了大批建筑技术水平高、坚固耐用的桥梁。据相关文献记载,宋代泉州地方的桥梁建造数量在福建路所有行政区中是最多的,民间俗称的“泉州十大名桥”——洛阳桥(万安桥)、安平桥(五里桥)、笋江桥(石笋桥)、东洋桥、玉澜桥、海岸长桥、金鸡桥、顺济桥、凤屿盘光桥、下辇桥,全部诞生于两宋时期。这些名桥迄今为人所津津乐道。据载,仅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光永春一县就建造了22座桥梁,泉州各地总计建造35座,这在当时可谓是一项惊人成就。在设计建造桥梁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经验丰富的桥梁设计建造专家,如祖派、宗己、了性、守净、道询等。他们设计建造的桥梁既科学又美观,而且十分坚固。所以,宋时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
顺济桥遗址和顺济新桥相伴(陈起拓 摄)
后世在有宋一代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桥文化的发展,致使泉州桥梁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据《泉州桥文化》一书记载,历史上,泉州有宋之前的桥梁12座,建于宋代的159座,元代32座,明代100座,清代120座,民国时期的2座,以及朝代不详的184座。由于各种原因,上述古桥有的毁于战乱,有的毁于山火,有的因年代久远而坍塌,有的因交通拓改而被拆除,迄今仍保存较好的尚有100余座。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十一·津梁志》载曰:“我晋洛阳一桥为宇内推,而安平西桥虽居其亚,长且过之。他如笋江、顺济,皆能于洪波巨浪之中,截险阻而奠康庄。”为民众截险阻、奠康庄成了泉州古代桥梁最突出的贡献,这也使得古桥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高超造桥技艺征服世界
古代泉州人民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条件下,为推进道路畅通、经济发展,发挥聪明才智铺路造桥。在造桥方面,泉州人技艺精湛,有口皆碑。泉州古桥遍布于广袤大地,它们或飞越高山深涧,或横跨江河湖海;或与高楼大厦相傍,或与灵山秀水相依;或大气磅礴,或清秀无双,或古朴素简,百态千姿,韵味无穷。其中,洛阳桥、安平桥的造桥技艺更是同时代世界级的典范。
洛阳桥桥墩为“筏形基础”
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曾与安平桥、顺济桥遗址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它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当时社会各界对商贸活动的推动和贡献。洛阳桥原称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落成。桥体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现存全长约731米,桥宽约4.5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依托桥中部一自然小岛(中洲)而建。石桥梁板系巨型条石,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洛阳桥的建造使用“筏形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技术手段,为宋元时期泉州造桥浪潮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北宋陈偁《题泉州万安桥》曰:“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写出了洛阳桥跨海连接两岸的雄姿。南宋刘子翬在《万安桥诗》中赞曰:“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阵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景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古往今来,众多贤士名流都对洛阳桥的雄伟壮观以及它不朽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赠以褒美。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高度评价泉州洛阳桥:“宋代的建筑者们已经达到(单孔石梁跨度)实际的极限,如果石梁超过这个长度,就会由于自重而折断。”泉州造桥技艺在当时就是所谓的“集大成者”。
安平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古石桥(陈英杰 摄)
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这里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长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安平桥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建成。桥体为东西走向,桥长约2255米,桥面宽2.9米至4米,条石铺就,两侧护以花岗岩栏杆。共有石砌桥墩360座,有长方形、单尖船形、双尖船形等式样。桥墩之间横架巨型石板作为桥面,石板长5米至11米。安平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又有所创新,运用“睡木沉基”(也叫卧椿沉基)的方法,并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形式的桥墩。这是继洛阳桥的筏形基础后又一可贵的创造。由于安平桥建造时,港道水深泥烂,抛石容易陷下散落,浪费大量石材,于是聪明的泉州人想出了卧椿巩固基础的办法。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泥滩上将椿木平列分层交叉,然后垒压上大石条,随石条的加高,重量不断增大,木头便渐渐沉陷至港底的承重层,从而奠定桥墩的基础。“睡木沉基”法既简便,又省工省料,这是泉州人民在大量桥梁建造实践中积累、发展出来的先进技术。“睡木沉基”可使桥墩建在坚实的基础上,增强桥墩的坚固性。安平桥桥上及周边建有瑞光塔、桥头亭、水心亭、海潮庵、镇风塔、雨亭、望高楼、听潮楼等附属建筑。明代安海人、衢州府同知黄伯善曾著有《菊山文集》,其诗“学擅一时之宗派”。安平桥与安平东桥都建于南宋,“双桥跨海”的景观成为安平八景之一。黄伯善曾作《双桥跨海》描绘此景曰:“王孙驱石作天津,乌鹊鼋鼍语不真。潮落潮生皆逆旅,石亡石在等微尘。纵然题柱非吾事,岂必济川尽古人?天意欲教金锁断,为歌松柏诉江神。”其中“潮落潮生皆逆旅”成为一时名句。
濠溪桥位于洛江区河市镇
除了洛阳桥、安平桥外,泉州顺济桥、凤屿盘光桥、青龙桥、通仙桥、濠溪桥(濠市桥)等名桥都曾以造桥技艺出众而驰名海内外。
奔竞不息的“造桥”精神
千百年来,泉州人前赴后继修桥筑路,用勤劳与智慧为每座桥缔造非凡的灵魂。而今漫步江海河边,抬眼望去,处处有桥。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的桥梁,连接着泉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见证了城市面貌、城市空间、城市价值的变化,堪称一部凝固的史书。
由于民众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与桥梁接触,所以泉州民间有许多与桥梁有关的谚语。这些谚语有:“有溪就有桥,有山就有庙”,形容桥梁很多;“过桥多过你走路”,喻见识比人家高;“一棵树难挡风,一支柴难造桥”“一人建不起龙王庙,千家造得起洛阳桥”,喻众人力量大;“船到桥头自然直”,意为顺其自然;“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最初比喻一个人身材特别高大,体格非常健壮,后来也用来形容行为举止要雍容大度等。谚语是在大众语言流通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固定语句,它是大众意识的表现,桥在民间谚语里的大量使用,恰好证明桥在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千年前欧阳詹走过的吟啸桥迄今犹存
泉州还有许多桥梁建筑与历史名人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如唐代的吟啸桥,据说是名士欧阳詹早年读书时必经之桥;洛阳桥则为“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发动群众续建而成的;洛江区的濠溪桥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捐俸重修的;安溪瑞云桥“津梁大千”匾额为明末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手书之作,等等。泉州名桥与名人,缱绻而成不朽的人文画卷。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在桥梁上留下的桥铭、碑记、诗词、楹联等,以及由此衍生的民谣、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亦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桥文化遗产。
蔡襄像屹立于洛阳桥北
桥梁的建造,既有利于交通发展,又促进了商贸往来交流,造福一方百姓。历代铺路修桥被普遍视为行善积德、功德无量的公益“众筹”事业。古时修一座桥,往往“倾城倾巷”,有人出钱、有人出工,“聚万民之力而毕”,这便让桥梁文化成了民间公益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许多泉州姓氏族人都可在各类桥梁碑刻之中,找到各自祖先参与桥梁建设的历史印痕,这种追溯,有着难以言尽的精神感召力。人与桥的形神俱连,自古而来于血脉之间搭建的这种公益精神桥梁,让泉州桥文化承载了诸般历史人文信息与密码,也赋予了泉州桥文化更广阔的格局、更厚重的分量。桥梁在诉说着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在讲述属于泉州人的拼搏和奋斗、发展与创新的故事。当年敢于探索、奋力拼搏的“造桥人”,其精神早已在泉州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时至今日,这份勇立潮头、奔竞不息的力量,仍然澎湃于每一位泉州人的心头。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1931.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