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广袤的大山里生活着一个独特的民族“畲族”,遍布全省的山间,聚居村落、乡镇众多,有个共同特点是畲族聚居地都在山里。有一种说法是畲族也属于客家人,古代由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其实也属于汉族;也有说畲族本来就是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你认可哪种说法呢?
畲族人民从哪里来不重要,是不是汉族的分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承下来的畲族保留着千百年前的民族风情。福建的畲族古村落很多,今天带大家看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畲族古村——后溪村。
后溪村“藏得很深”,到村里的路非常陡,都是盘山路,位置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后溪村原名叫“燕窝里”,这个名字很有特色,字面意思是燕子聚集的地方,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后溪村是一座传统畲族古村落,距今已600多年历史,整个村子被群山环抱,山恋叠翠,东边的山叫美女峰,西边的山峰犹如将军帽,狮子戏球,气势磅礴。几条小溪从山间流出,绕村而过,古村环境清幽,山水田园诗情画意。
和很多古村落一样,后溪村也是一个家族的聚居地,村里人都姓吴。明朝永乐年间,福建连江县东塘镇的吴氏安公搬迁到西乡小岭吴厝坪,后来又辗转迁至后溪定居,应该是看上了这里的风水和环境,经过几百年不断繁衍、发展,形成村落。
厉害的是吴氏子孙是以造纸发家致富的,有了钱就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座中国传统大宅,现在有几座豪宅保存非常完整。几百年前的建筑错落有致,布局统一,沿中轴线依次分布,大门、前庭院(亦称下书院)、天井回廊、主厅堂、后厅堂、后庭院(亦称后书院)等。
这里的民居建材讲究,建筑工艺精雕细琢,青砖马头墙,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最有代表性的是四连座清代古民居建筑,六扇厝、抬梁、穿斗木式构架,明厅结构、鳞次栉比、朝鼎连居,独门楼以及三座朝南一字排开,马头墙高低起伏,勾勒出历史的轮廓。
古民居的木构架主要采用抬梁、穿斗穿插式,以穿斗式承重柱落地,不承受或承重较轻的短柱采用抬梁式,构造极具地方特色,完美诠释了古人智慧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采。村里畲族文化底蕴深厚,畲族语言、畲族婚嫁、畲族歌舞、畲族服饰等传统民俗沿用至今。
村里的老房子随处可见畲族传统图案,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古代的大家族都有极其严格的家风代代相传,吴氏家族崇尚耕读传家,虽然种地,历来也注重文化教育,清代曾出了十八位秀才,从几座老宅厅堂上悬挂的各种富含寓意的匾额可以看出古村浓郁的文化传承。
遗憾的是现在村里常住人口越来越少了,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搬去城里居住。门口晾晒的萝卜干、红薯、笋干、腊肉是村里人几百年传下来的习俗,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古朴勤劳的老人坦然悠闲,游走田间,一幅和谐自然的生活画卷向我们展示着。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0738.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