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一个因红茶而闻名,却因红树林而更显珍贵的名字。这里,是中国红树林自然分布的最北缘,也是一场与时间、与泥泞、与大海搏斗的生态修复战役的发生地。1175万元,来自蚂蚁集团的公益资金,能否为这片珍贵的“海上森林”续写奇迹?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踏上了这片潮涨潮落的滩涂。
一、滩涂的“温柔陷阱”:一场与泥泞的较量
初见这片滩涂,并非想象中荒凉的景象。潮水退去后,裸露的滩涂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一些翠绿的秋茄幼苗,它们顽强地扎根在泥泞中,像极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坚韧。然而,这看似平静的景象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挑战。
我们跟随福鼎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一片即将种植秋茄的滩涂。脚下,柔软的淤泥仿佛一个温柔的陷阱,稍有不慎,便会深陷其中。我亲身体验了一把种植秋茄的艰辛:穿着厚重的防水服,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却依然无法避免双腿没入淤泥的窘境。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泥浆牢牢吸住,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这片土地进行一场力量的较量。
一位经验丰富的工人告诉我,他们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数个小时,膝盖和脚踝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他们弯腰、下跪,在泥泞中小心翼翼地将秋茄的胚轴插进淤泥,动作娴熟而缓慢。而这,仅仅是红树林修复的第一步。
二、1175万的希望:公益资金的注入与挑战
1175万元,对于红树林修复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这笔来自蚂蚁集团的公益资金,并非只是简单的金钱投入,更是对福鼎市生态保护理念的认可,以及对当地居民持续努力的肯定。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秋茄胚轴的采购、运输、种植和后期养护。然而,资金的运用却并非一帆风顺。项目初期,在佳阳畲族乡三丘田村种植的近70亩秋茄幼苗,由于滩涂地势过低,遭遇了“顶枯病”,几乎全军覆没。这不仅带来了经济损失,更打击了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福鼎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张典铨向我解释了“顶枯病”的原因:滩涂地势过低,导致秋茄幼苗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无法正常呼吸,最终导致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不得不进行人工填土,每亩地的修复成本高达2万元。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的难度和成本。
三、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红树林修复并非仅仅是种植树苗那么简单,它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福鼎,这项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
福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他们对参与“退海还湿”的村民进行依法补偿,并引导他们从事深海养殖或岸上就业,确保他们的生计不受影响。其次,他们积极探索“村+乡办企业”的发展模式,引导当地村民参与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并从中获得收益。
在佳阳畲族乡,我看到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景象:曾经的鱼塘、虾塘,如今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红树林湿地,吸引了大量的鱼虾蟹等海洋生物。当地村民也从红树林的保护中受益,一些人成为了红树林的看护员,另一些人则从事与红树林相关的旅游产业。
四、超越1175万:一个更宏大的蓝图
福鼎的红树林修复项目,不仅仅是1175万元的投入,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次探索。这项工程的意义,远不止于恢复一片红树林,它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共生的新路径。
目前,项目仍在持续进行中,种植范围将从福鼎扩大到霞浦,计划种植总计270多万株秋茄。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站在这片潮起潮落的滩涂上,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种子在泥泞中生根发芽。1175万元,或许只是这片“海上森林”重生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它所代表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未来,能否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片“海上森林”的守护中来?能否有更多创新的方法,更有效率的措施,来帮助这些“海岸卫士”更好地守护我们的海岸线?这,值得我们深思。而福鼎的实践,无疑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红树林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这不仅仅是一场与泥泞的赛跑,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关乎未来,关乎生态,关乎人类自身命运的持久战。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30166.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