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5人牺牲,可50年后,烈士陵园却被人破坏,烈士遗骸失踪
1958年8月23日,台海前线的炮声轰鸣,一场激烈的海战在福建沿海展开。当硝烟散去,5位英勇的解放军将士永远长眠于琯头镇拱屿山北首的山坡上。
50年后的2006年,一群退役海军老兵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返故地,准备祭奠昔日的战友。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震惊不已:曾经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已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学校的建筑工地。
当地部门的解释更是令人困惑:声称烈士遗骸已被家属迁走。但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为何烈士家属多次前往寻找却一无所获?这片埋葬着5位英雄的土地,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硝烟弥漫的1958:五位英烈的最后时刻
世人皆知1958年的金门炮战,却不知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夏天,福建沿海的海域上,还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
那是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的天气格外闷热。解放军海军的"556艇"和"557艇"正在执行例行巡逻任务。这两艘75吨级的高速炮艇,是我军最新列装的武器装备。
当天上午10时,两艘炮艇在距离海岸线约8海里的海域发现敌情。一艘吨位超过千吨的敌舰正向我方海域逼近。"556艇"艇长李文山立即下令,全艇进入一级战斗状态。
与此同时,驻守在岸边的海军观察哨也发现了这一情况。电报员迅速拍发了紧急电报:"发现敌舰一艘,正向我方海域逼近,请求支援!"
很快,海军前线指挥部派出了由顾立功参谋长带领的五人小组赶赴现场。顾立功参谋长此前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战指挥员,在1954年的闽江口海战中,他曾指挥一艘50吨炮艇成功击退敌舰的进攻。
上午11时30分,顾立功一行乘坐快艇抵达"556艇"。登艇后,他立即召集艇上官兵,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利用我方炮艇吨位小、航速快的优势,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分散敌舰火力。
中午12时整,战斗打响。"556艇"和"557艇"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向敌舰逼近。敌舰显然没有料到我方会主动出击,一时间显得有些慌乱。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敌舰突然调转船头,以不到500米的距离与"556艇"迎面相遇。双方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开火,但敌舰的第一轮炮击异常凶猛。
"轰!"的一声巨响,"556艇"的前甲板被正面击中。顾立功和他身边的四名战友:陆家胜副指导员、俞根明艇长、通讯员小王、枪炮手邵永发,当场牺牲。
战斗持续了约40分钟。"557艇"在掩护"556艇"撤离的同时,成功地在敌舰左舷打出了两个大洞。最终,敌舰被迫退出战斗海域。
这场海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的五位烈士中,年纪最大的顾立功才32岁,最小的通讯员小王还不满20岁。
战后,海军党委决定,将五位烈士安葬在琯头镇拱屿山北首的山坡上。当时参加安葬仪式的海军战士回忆,安葬那天,整个山坡被白色的挽联覆盖,数百名军民自发前来送行。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每年清明节,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自发地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渐渐地,这里成了当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琯头镇的英雄纪念地:烈士陵园的建立与变迁
世人皆知琯头镇拱屿山北首的烈士陵园,却不知这片土地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建设历史。
1958年9月15日,在五位烈士安葬仪式结束后的第三天,时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的张廷发来到了琯头镇。他站在拱屿山北首的山坡上,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这里风景秀丽,视野开阔,正对着烈士们生前战斗过的海域,就选这里建设烈士陵园。"
陵园的选址确定后,建设工作随即展开。当时的琯头镇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镇里还是抽调了最好的建筑工人参与施工。据参与建设的老工人陈德福回忆,为了赶在寒冬到来前完工,大家经常连夜施工。
最让人感动的是,附近村庄的村民纷纷自发参与到建设中来。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村民们扛着工具,带着自家的石料和水泥赶来帮忙。老人们说:"这是我们的功臣,建好了陵园,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1959年1月1日,陵园正式落成。整个陵园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域:纪念碑广场、烈士墓区和松柏园。纪念碑高3.5米,正面镌刻着"海军烈士永垂不朽"七个大字。五座烈士墓呈"品"字形排列,每座墓前都竖立着白色大理石墓碑,墓碑上清晰地刻着烈士的姓名、生平和牺牲时间。
从1959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地的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来陵园开展祭扫活动。上世纪60年代的一位老教师回忆说:"那时候,每到清明节前,学生们都会提前去山上采摘野花,编成花环带到陵园来。"
1965年,陵园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当时的连江县政府专门拨款,对纪念碑进行了重新镀金,并在陵园四周种植了300多棵松树和柏树。群众们说:"烈士墓前有了这些青松翠柏,显得更加庄严了。"
1978年,陵园迎来了第二次扩建。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一条200米长的石阶小路,方便群众上山祭扫。同时,还在陵园入口处建起了一座小型展览室,陈列着五位烈士生前的照片和遗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陵园里还保存着一面珍贵的军旗。这面军旗就是当年"556艇"上那面被炮火熏黑的战旗,虽然已经破损,但依然能看出当年战斗的惨烈。
每到重要节日,琯头镇的老兵们都会自发组织来到陵园,为烈士们整理墓碑、清扫落叶。他们说:"只要我们还在,这个传统就不能断。"
1985年,陵园被福建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的保护档案中这样记载:"该陵园不仅是革命先烈的长眠之地,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要求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确保陵园的完整性和庄严性。"
到了19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琯头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当地政府在城市规划时,始终将烈士陵园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域,并在陵园周边设立了50米的建筑控制区,确保陵园的庄严肃穆不受影响。
三、一场意外的发现:退伍老兵的震惊与疑问
世人皆知2006年那次退伍老兵的祭扫活动,却不知这次活动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6年4月2日,一支由20多名退役海军老兵组成的祭扫队伍从福建东山岛出发,准备沿着当年战斗的足迹,依次祭扫烈士墓。队伍中年纪最大的是78岁的张德山老人,他是当年"556艇"上唯一幸存的老兵。
这支队伍先是来到东山岛的烈士陵园,祭扫了在1958年台海炮战中牺牲的战友。随后,他们又转往平海,祭奠了在"崇武以东海战"中牺牲的烈士。当天下午3点,队伍终于抵达了此行的最后一站——琯头镇拱屿山北首的烈士陵园。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跟随向导拾级而上,来到陵园所在地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本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竟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
张德山老人拄着拐杖,在工地上来回走了好几遍。他指着一处土堆说:"不会错的,当年的纪念碑就在这个位置。我记得碑座是用花岗岩砌成的,碑文是我们当年请最好的石匠刻的。"
另一位老兵王树林拿出一张1985年的老照片。照片上,五座墓碑整齐地排列着,每座墓前都摆放着鲜花。王树林对照着照片走了几步,指着工地上的一处说:"烈士墓就在这里,我记得最边上这座是小王同志的墓,他牺牲时才19岁啊!"
祭扫队伍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顾立功烈士的侄子顾建国。他从上海专程赶来参加这次祭扫活动。看到眼前的景象,顾建国立即找到了当地政府部门询问情况。
然而,得到的答复却让人更加困惑。当地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烈士遗骸已经被家属迁走了。"
这个说法立即引起了老兵们的质疑。顾建国当场表示:"我是顾立功烈士的直系亲属,我们家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遗骸迁移的通知,更没有办理过迁移手续。"
其他四位烈士的家属也很快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同样的疑问。原本简单的祭扫活动,突然变成了一场寻找真相的行动。
退伍老兵们立即分头行动:有的去镇政府查询档案,有的去周边村庄走访群众,有的则联系了当地的新闻媒体。
在走访过程中,一位住在陵园附近的老人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位老人说,2005年年底,确实看到有人在陵园施工。当时他以为是在进行修缮工作,没有太在意。直到工程车开进来,开始大规模平整土地,他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位参与施工的工人透露,在施工过程中,确实挖出过一些遗物,包括军用水壶、皮带扣等物品。但当时施工方并未对这些遗物进行妥善保管,而是将它们同其他建筑垃圾一起清理掉了。
这次意外发现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媒体记者闻讯赶来采访报道,军队和地方的有关部门也派人前来了解情况。
四、新增内容一:考古学家的调查与发现
世人皆知2006年那场意外发现震惊了整个社会,却不知在事件发酵后的第三天,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派出了一支专业队伍赶赴现场。
领队的是著名考古学家李明远教授。他此前曾主持过多起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对军事遗址的发掘有着丰富经验。4月6日上午,李教授带领着包括测绘师、摄影师在内的8人团队抵达了琯头镇。
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工地进行了详细的测绘。考古队发现,原本占地3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已经被扩大到了近600平方米。而在新增的面积中,赫然发现了多处文物堆积层。
在工地西北角,考古队挖掘出了大量的砖瓦碎片。经过专业鉴定,这些砖瓦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正好与陵园的建设时间相符。
更重要的发现是在原纪念碑基座的位置。考古队在这里找到了多块带有文字的石碑碎片。通过拼接,专家们复原出了部分碑文内容,其中清晰可见"海军烈士"、"永垂不朽"等字样。
在随后的深入发掘中,考古队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在原烈士墓区的位置下方约1.5米处,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防潮层。这种特殊的工程处理手法,正是20世纪50年代军队建设陵园的典型特征。
与此同时,档案研究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考古队派出专人前往福建省档案馆,调阅了大量相关历史文献。在一份1959年的工程验收报告中,详细记载了陵园的建设过程,包括具体的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省档案馆的一个泛黄的档案袋里,考古队发现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59年1月1日,正是陵园落成典礼当天。照片上清晰地记录了整个陵园的原貌,包括纪念碑的具体位置、五座烈士墓的排列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布局。
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考古队还找到了一位参与陵园建设的老工人。这位87岁的老人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当年在修建烈士墓时,每个墓穴都放置了一个特制的铜质身份牌,上面刻有烈士的姓名和部队番号。
根据这一线索,考古队立即在原墓区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处深约2米的探坑中,终于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铜牌。经过清洗,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海军战士,顾立功,1958年8月23日牺牲。
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分析,加上历史档案的佐证,考古队初步确认了烈士陵园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在此基础上,专家组绘制了一份详细的遗址分布图,并提出了保护性发掘的建议方案。
为了确保发掘工作的准确性,考古队还采用了最新的考古技术。他们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整个工地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并利用地质雷达探测仪,对地下可能存在的遗迹进行了详细勘测。
五、新增内容二:幸存者口述实录
世人皆知那场海战中幸存的战士不多,却不知在2006年的调查中,竟然找到了三位当年的亲历者,他们的讲述,为这段历史增添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第一位是"556艇"上的通讯员刘德海。2006年时已经75岁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那天战斗发生前,我正在通讯室值班。顾参谋长刚刚交代完战术部署,就听到一声巨响。等我冲出通讯室时,甲板上已经浓烟滚滚。"
刘德海回忆说,战斗结束后,他参与了清理战场的工作。在整理烈士遗物时,在顾立功参谋长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家书。信中提到他刚满两岁的小儿子正在学说话,希望能快点结束任务回家看看。
第二位是当时驻守在岸边观察哨的老兵王明德。那天他正好值班,亲眼目睹了整个战斗过程。王明德说:"敌舰的第一轮炮击异常凶猛,但'556艇'的战士们没有后退。即使在中弹后,艇上的机枪手仍在坚持射击。"
王明德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细节:战斗结束后,他和战友们用望远镜观察到,敌舰左舷有明显的弹痕,舰体倾斜,明显受创不轻。这个细节在此前的历史记载中从未出现过。
最特别的是第三位证人,她是当年参与救护的卫生员张秀英。今年已经82岁的张秀英,是当地卫生院派往前线的医疗队成员。她回忆说:"战后,我们接到通知立即赶往码头。当'556艇'靠岸时,甲板上到处是弹痕,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张秀英还记得,在处理烈士遗体时,她发现通讯员小王的手还紧紧握着一份电报。电报上写着"发现敌舰,请求支援"几个字。这份电报后来被保存下来,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三位老人的共同回忆中,对烈士安葬的场景记忆尤为深刻。当时,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了送葬队伍。从码头到拱屿山,近三公里的山路上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群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秀英提供的一个细节:安葬时,每位烈士的棺木里都放置了一个特制的铜盒,里面装有烈士的完整资料。这个信息与考古队发现的铜质身份牌相互印证。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细节被揭示出来。在当地一位老村医的家中,发现了一本泛黄的工作日志。日志记载,1958年8月23日下午,他接到通知赶往码头,参与救治伤员。在日志中,详细记录了伤员的伤情和救治过程。
此外,当地渔民李老伯提供了另一个重要信息。他说当年海战发生时,他正在附近海域打渔。战后,他的渔船还参与了打捞落水战士的工作。在他的船上,救起了一名受伤的机枪手。
这些口述史料的发现,不仅补充了历史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为确认烈士陵园的位置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幸存者们的证词,与档案记载、考古发现形成了互证,使这段历史更加清晰完整。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7879.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