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位于马祖岛上各个哨位的国民党军严阵以待,火炮的炮口和轻重机枪的枪口都对准了光线的来源——一艘F131小型登陆艇。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防卫舰艇也尽数出动,将这艘不明来源的登陆艇包围起来。
国民党人员推断该艇并无敌意,随即接近并登艇,进入舱内搜查。
接下来的时刻,身着解放军军服的战士们展现出军人的气度,他们放下手中的武器,以举手投诚的姿态从舱门走出。
当三人表明来意,国民党人员兴奋不已,如同发现了意外的宝藏。他们对倒在地上的五具尸体视而不见,仿佛这些尸体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相反,他们热情洋溢地迎接三人,如同迎接久违的亲人,并将他们安排在特务机构“大陆义胞接待所”,展现出国民党人员对亲人的细心照顾与热烈欢迎的态度。
国民党人员为三人着装打扮,并且通知国民党高层,立即与“中华航空公司”联系,包机一架前往马祖。
这三个人的背后,究竟有何神秘举动让国民党海军为之震撼?究竟是何人让他们动辄牵涉无数心血与目光?关于他们的去向和结局,又将如何揭晓?
【军中蛀虫】
面对国共战争的失利,蒋介石黯然逃离大陆,如同一只失去家园的流浪犬。然而,他并未放弃野心,依然怀着贪婪的意图,企图侵蚀大陆人民的安宁。尽管失败重重,他的野心依旧熊熊燃烧,不曾熄灭。
蒋公蒋介石心知肚明,今日之中国已与时不同,转型之路须向外界寻找力量。而他心中的决策眼光投向了美利坚国度的援助之手。在政策的舞台上,这是一个微妙的抉择。
然而美国是真心、无偿帮助蒋介石的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
二战期间,美国妄图利用蒋介石这枚棋子控制中国,虽然我党粉碎了美国的阴谋,但美国的野心从未停止过。
而朝鲜战争的失败让美国更加意识到,不能单纯靠军事力量来达成目的,只能依靠一些特殊的手段。
在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抓住机会,与逃回台湾的蒋介石狼狈为奸,开始骚扰我国东南部沿海一带。
当时东南部沿海一带纷争不停,当地民不聊生。
为保护人民权益,党中央决定在福建成立了福州军区守备七师,用来应对国民党军的骚扰。
因急需组建队伍,各大军区紧急调动擅长游泳的士兵优先参与第七师的组建任务,尽管该师反应迅速、精准调人,却也因此导致整体战斗力暂时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士兵的综合素质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部队由多个军区组建,战斗力并不优秀,而其中也有如同蛀虫一般的士兵存在。
吴文献,吴珍加和吴春福三个人都是来自福建莆田的小村子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情谊深厚,比亲兄弟还要亲近一些。
在进部队之前,三人一直在村子里做一些蝇营狗苟的勾当,事情闹得不大,也就没有多少人在意。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他们加入部队成为了军人,但他们参军的目的也并不是保家卫国的天职,而是梦想做一个军官就能过上村子里地主一般的生活。
这种与解放军职责和原则截然不同的梦想,注定他们三个人的军旅生涯没有好的下场。
三人在军中生活的时间里,经常靠偷盗买来的收音机打发夜晚的时间,那时候的他们经常听一档名叫“台湾之声”的电台节目。
吴氏三兄弟对电台主持人描述的那份台湾的生活福利和军人的待遇,心生向往之情,他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内心为之澎湃。
除此之外,主持人还经常将一些关于台湾生活的纸醉金迷,这让三人被国民党刻意营造的美好所吸引。
直到有一天深夜,老大吴文献一翻身子,对着吴珍加和吴春福说道:“咱们要是投靠国民党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三人都抱有着共同的想法,但迟迟苦于没有施行的机会。
经过军中多日的观察,吴氏三人觉得军中最富有的地方属于后勤部,于是恶习难改的三人便找机会向上级军官申请负责看守物资的岗位。
在工作期间,他们仨经常小偷小摸,找一些看起来值钱的东西卖掉,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但在军中,他们戴着手表,骑着自行车,夜里还听收音机,没过多久就被其他的战士发现了端倪。
于是,一场捉赃行动由此展开,他们三人在一次行窃时被战友抓了个现行。
面对他们三人的恶劣行为,发现的战士愤怒地说要将此事报告给上级。
老大吴文献立刻就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向着那名战士说道:“我们三人从小就过着穷苦日子,根本没见过这些好东西,这才心生恶念,求求你给我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吴珍加和吴春福二人见到吴文献如此,也一起跪下来哭诉求情。
最后那名战士念在他们是初犯的份上,并没有将此事上报。
偷盗被发现以及被战士威胁要报告上级这两件事,深深触动了吴氏三人脆弱的自尊心。
他们并没有感激他们改过自新机会的那名战士,还打算伺机报复。
在这种扭曲的心态驱使下,吴氏三人经不住国民党包装过的美好诱惑,最后犯了滔天大罪。
【三吴叛马】
1966年1月8日,吴氏三人接到了物资运输的保卫任务,他们认定此行是投靠国民党的机会。
夜晚,在福州马尾港,十名战士在港口执行任务,其中就有吴氏三人。
战士们吹着海风,等着F131小型登陆艇的到来,他们将物资运往霞浦港口后,任务就结束了。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朝夕相处的战友吴氏三人,此时却对他们虎视眈眈,杀心盛起。
登陆艇的舱门缓缓打开,十名士兵像战士般踏步而入,舱内仿佛瞬间充满了活力和决心。最后到来的吴氏三人眼神交汇,闪烁的目光仿佛在背后酝酿着一场肃杀的沉默。他们在无形中展示出一股肃杀的决心,目光锐利如刀,透露着不容忽视的杀意。
吴氏三人争着向其他七名战士要求第一班由他们三个人来盯守,让其他人先去休息。
登陆艇行驶到了马祖海域后,吴氏三人端着枪,轻着步子,走进了休息室内,将枪口对着正在熟睡的五名战士,随后一同开枪。
杀完人后,他们又来到了驾驶室,包括驾驶员的两名战士听到枪声后打算反击,但被三人偷袭。
在身中数枪后他们跳水求生,试图游回大陆,但是要害中枪,最后溺死在水中。
在这一事件中遇难的七名我军人员,后均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吴氏三兄弟面对昔日曾多次关照自己的战友离去,并未流露出哀伤之情,反而因为憧憬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笑声洋溢而出,如同阳光普照大地般的温暖与希望。
就这样,他们逃向了马祖岛,直到被国民党海军发现,并将三人的消息报告给国民党高层。
在台湾的蒋介石闻讯后,决定突出宣传吴氏三人叛逃事件这一政治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国民党方面则告诉吴氏三人,上级需要些时间来准备欢迎仪式,到时候会派媒体采访和专机迎接。
看到国民党为自己的到来做如此隆重的安排,吴氏三人觉得当初的决定十分正确,这次叛变杀友也是明智之法。
但他们真的能顺利得到蒋介石的庇护,靠吃我党忠诚战士的人血馒头逍遥自在吗?
【复仇之剑】
1966年1月9日清晨,福州空军指挥所主任曾幼诚就如往常那般早早地来到了指挥所。
他刚要进行之前的交接工作,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
接起电话,听筒那头传来了副司令员皮定钧焦急的声音:“昨晚,接到黄岐半岛水域的警卫部队报告,有一执行运输任务的登陆艇中出现了三名叛徒,杀害七名战友后前往马祖岛。”
这个电话让曾幼诚深感震惊。
他迅速将情况报告上级,由于事态严重紧急,上级部门则直接将情况报告给周总理。
短短几分钟之内,曾幼诚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电话铃声之中,周总理沉稳的声音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愤怒。他询问道:“杀害我军战士的叛徒是否仍滞留在马祖岛?他们打算采取何种手段逃离大陆前往台湾?”话语之中,凸显出周总理对此事的严肃态度,令人感受到他坚定的决心与不容忽视的人格力量。
曾幼诚赶忙回答说:“还在马祖岛”。
曾幼诚略微思索,又说道:“马祖距离台湾很近,坐飞机的话很快就能到达。”
周总理那边安静了几秒钟后说:“想要拦截这么短距离的飞机……”
话还没说完,曾幼诚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可以做到!”
周总理有些惊讶,他十分清楚任务的难度,但是考虑到事情的重大影响,随即下达了指示:任务艰巨,但只有一个目标,打掉接应机!
接到指示后,司令员立刻下达命令,福空指挥所成为歼敌作战的处刑人,即刻开始部署作战。
曾幼诚与指挥所其他人预判,由于乘船过海时间久,而且马祖岛不适合正常飞机起飞,国民党方面会用水上飞机这种快捷的方式接送叛军
准备就绪后,福空指挥所气氛凝重,所有人紧盯着雷达传来的信息,随时等待命令。
针对国民党方面,他们不仅派遣战斗机进行护航,更巧妙地伪装雷达通讯以试图扰乱我们的行动。同时,他们巧妙运用策略,命令水上飞机先行返回台湾,以此试探大陆的应对策略。
这架水上飞机刚一起飞,平潭岛上的雷达监控人员便传来信息:“看到有飞机起飞了。”
曾幼诚立刻下达“一等战备”命令,飞行员等候起飞信号。
但他很快做出判断:这架飞机行驶方式招摇,而且飞行高度颇高,应该不是目标飞机。
这架飞机在我们的雷达屏幕上越来越远,正如我们预期那样消失在了天际,最终离开了我们的监控海域。雷达标图上的飞机仿佛有了生命,独自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渐行渐远。
国民党在监察方面仍保持高度警觉,毫无松懈之势。他们的态度犹如一个时刻警惕的卫士,毫无松懈。
此后,马祖岛上的国民党军除不时发出电信佯动,却始终一动不动,持续了两个小时。
14时50分,目标开始登机。
国民党方面又使用障眼法来迷惑我方视线,这样一来,从上午到下午福州指挥所多次报了“一等战备”命令。
周而复始的命令,让飞行员李纯光感到十分紧张,这种心态下,飞行员把飞机坠毁的概率比干掉敌人的概率要很大。
曾幼诚多年的战斗经验意识到了飞行员的状态出现问题,随后他立即与李纯光进行通讯。
电话铃声响起,曾幼诚接起,与李纯光的轻松对话随之展开,旨在帮助他释放压力,调整心情。
就在这时,雷达信息又来了:“第二架起飞了!”
1月9日15时30分,雷达发现了马祖方面的飞机有所异样。
15时38分,雷达在马祖岛东南方向7000公尺处锁定HU-16信天翁专机,推测该飞机是在试图超低空飞行。
国民党的飞行驾驶员技术十分娴熟,他利用地球曲面避开大陆雷达的跟踪。
尽管面对复杂多变的挑战,福州指挥所依然展现出了卓越的应变能力。他们迅速捕捉到了敌机的动态信息,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了敌机的速度和航向数据。敌机的速度范围在每小时200至240公里之间,航向精准指向了台北方向的120度方位。他们的分析研判结果迅速上报给决策层,展现了高超的专业水准和强烈的目标意识。
福空战指挥室犹如脉搏的中心,参谋曾之云传递起飞命令的那一刻犹如千钧之笔。此刻在指挥室的声音汹涌,昭示着某种大气的壮志豪情,更随着整个团队心脏的瞬间跳动。一声令下,“起飞!”机场的信号灯如同舞台上的指挥棒,舞动起空中交响乐。李纯光和他的战友们驾驶的歼-5双机,犹如雄鹰展翅,冲破跑道束缚,向着目标位置疾飞而去,在蓝天之上演绎着英勇的飞翔篇章。
在午后三点五十一分十五秒的时刻,李纯光的战友胡英法,他的双眼如鹰般锐利,率先捕捉到目标,随即用坚定的声音传达了信息:“目标已在我视线之中。”
李纯光有些兴奋地说道:“你来。”
按作战前指令,“谁看到,谁开火”,胡英法随即对准敌机尾部开炮,但第一次攻击打偏了。
这时,李纯光也根据胡英法开火的方向找到了敌机,而胡英法已经直直地飞到了敌机前方。
李纯光心领神会,从尾部追赶,在距敌机400米处开火,但是没有命中。
他不慌不忙地进行了第二次开火,顺利的击中HU-16信天翁专机的左发动机。
敌机没有配备武器,因此在遭到连续攻击时无法还击,驾驶员练振纲只能对着话筒狂叫:“我遭到解放军数架飞机围攻,情况危急,请赶快救援!”
但国民党军方面的护航飞机在之前已用作干扰我军,率先起飞离开了,此时再起飞战斗机来护航已来不及。
敌机驾驶员练振纲在连续遭到攻击之下仍努力控制飞机,并有意无意地降低速度,他这一举动一方面在寻找有利条件进行迫降;另一方面,也是拖我方战斗机降低速度,希望造成我机开炮时失速自行坠毁。
李纯光瞬间明白了敌机驾驶员的意图,忽然向右一拐,压了个坡度。
他一边瞄准敌机,一边在射击前把飞行速度往上推,紧接着开炮,击中目标。
敌机一头栽进了大海,吴氏三人和国民党方面的军政要员,以及那些闻声而来的记者全部命丧于此。
此时,距发现我军的战士被杀仅仅过去16个小时,福州空军指挥所的战士用一个漂亮的绝杀,为遇害的战友报了仇。
这一举动又狠狠地扇了蒋介石耳光,让国民党的意外之喜变成飞来横祸。
像吴氏三人那般的叛徒,死亡是最好的惩罚,背信弃义,毫无感恩之心,只有对不劳而获的痴心妄想。
将战友的生命作为他们泡沫般美好未来的“投名状”这一人神共愤的罪行,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只是可惜了忠诚战士无辜牺牲,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甘久郎、陈振新、魏献美、杨保、张正庆、许忠义、施林岳。
大仇已报,望英烈安息!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7569.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