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黄鱼,作为中国传统四大海产品之一,分布于中国东海、南海和黄海南部。因其珍稀性,其价值非凡。2015年福建定海村一条重达160公斤的野生大黄鱼,竟以高达4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堪称是“鱼中黄金”。
1.古诗中多次提及大黄鱼,如《诗经》中疑指大黄鱼的“鲨”,杜甫赞其声势如龙,范成大描绘其晚春产卵美景,展现诗人对大黄鱼的独特情感与赞美。
2.野生大黄鱼生长缓慢,每年仅增重约350至400克,需2至3年才能达到2斤,深海捕捞困难且成活率低,其珍贵性由此体现,生长速度受生物学特性及自然环境共同影响。
3.早在公元582年,大黄鱼已名扬四海,隋炀帝杨广更是将其列为贡品,还将鱼肉制成干品,尊称为“黄金食品”,足见其珍贵与美味。
4.中国人自古有捕捞大黄鱼的传统,《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代王“芒”即有海捕记录,唐代陆广微《吴地记》春秋战国时吴王也曾大捕石首鱼。
5.大黄鱼因头部内耳有不规则棱形的鱼石,被称为“石首鱼”。这些鱼石是碳酸钙结晶体,可助鱼保持平衡,并随鱼体增长出现环纹,可用于推算鱼类年龄。
6.野生大黄鱼量少价高,被称为海里的“土豪金”,越大越贵。有报道称8.7斤重的野生大黄鱼被以66880的高价卖出。
7.鉴别野生大黄鱼,可观察其体型小、鱼鳍长、背鳍大、鱼鳞闪亮及鱼胶厚等特征。野生大黄鱼体型侧扁,发光颗粒多,体侧黄褐色,鳍部颜色鲜黄,口腔白色,鳃腔上部黑色下部粉红色。
8.“敲罟”作业利用鱼怕声特性驱赶捕捞大黄鱼,产量高。1957年乐清县一网产大黄鱼285吨。随资源衰退,黄鱼对网减少至消失。高龄大黄鱼几乎绝迹。
9.大黄鱼主要栖息于中国沿海及东南亚近岸浅海,适应水深60米内、水温10-26度的海洋环境,季节变化丰富,对其生长繁衍至关重要。
10.野生大黄鱼鳍干净完整,捕捞时因气压变化致鱼鳔爆破而亡,无痛苦挣扎,口感佳,鱼鳞鱼鳍无充血痕迹。
野生大黄鱼作为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不仅具有独特的生长周期和洄游习性,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意义
本文仅供参考娱乐,相关数据可能存在偏差,不具有唯一性。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7053.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