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天 黑夜
八闽之家 > 知道 > 正文

霞浦三沙——闽东北的“闽南部落”

坤师

文章分类知道阅读数7891

1赞

如果我们来到了位于闽东北的霞浦县三沙镇,满街的人都说闽南话,是地地道道的闽南腔,我们还听到从店铺和民居飘出闽南语歌曲。

看到我和同事小刘拉着大包小包,三沙人都知道我们是外地人。我到一家小店用闽南话说要买矿泉水时,店主一下没反应过来,我又说了一遍,他疑惑地问我:“你会说闽南话?”“我从厦门来的。”我告诉他。店主一下乐了:“原来是下南人,老乡老乡!”

店主姓徐,祖籍安溪。他说三沙人都把闽南说成“下南”。

包容各方的美丽三沙港

霞浦三沙——闽东北的“闽南部落”

三沙镇地处福建东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环山,一面襟海,陆地面积63.6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0人。主要居民点沿海岸线分布,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东澳、西澳等,民房多数依山而建,是个风光旖旎的滨海小镇。

三沙人说“风浪大时,房屋倒塌,树带根拔,但港内的船不会破”。这足以说明三沙港口条件优越。三沙海岸线35公里,有15个澳口可停泊船只,最大的古镇港南北宽700米,主航道水深15-44米,万吨级轮船不受潮水限制可随时停泊,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海里。

三沙在历史上被誉为“福宁门户,闽浙钥匙”。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到清朝,历代都曾在此设镇驻兵。

76岁的林瑞枝说,大多数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从闽南迁移过来的,他们的先辈讨海来到三沙后,就像“海加定”(红树林)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的“祖”都是“闽南祖”。

林瑞枝老人现在是该镇退休干部管理站站长,祖籍在惠安县,他的父辈上世纪初从海上“登陆”定居三沙,老林就是在三沙出生的,从他父亲算起,现在已有4代人了。老林说,他们在三沙算是比较年轻的移民了。

林瑞枝说,闽南人是这里最早的开发者之一,最早移居三沙的闽南人是漳浦渔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间来到三沙。他们发现三沙港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花、小黄花、带鱼、目鱼等近海经济鱼类,便经常驾船到此捕鱼、避风;他们看不到什么人烟,就在岸上搭简陋的木房作为落脚点,住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慢慢就习惯了,成了“常住人口”,随后就有闽南沿海各地的渔民陆续在三沙定居下来。

三沙是自发的松散型自由移民小镇,到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三沙人口才8000多人。现在已有4万多人。三沙有姓氏六七十种。也正因为这些渔民来自五湖四海,所以三沙民间没有任何宗派,也没有像一些地方本地人对外姓有排他性。老林说,这种几百年延续下来的包容精神,应是闽南人的优秀品质之一,现在在许多方面都得以体现,比方说选村干部,谁能干、会为村民做事就选谁,村民就拥护,而不存在哪个姓大、哪族人多势力就大的问题。

闽南风俗三沙照搬

虽说三沙人说的是地道的闽南话,但在数百年的移民过程中,汇聚了惠安、晋江、安溪、漳浦、龙海等地的渔民,这些地方的闽南话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腔调,各地闽南腔在三沙几经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腔调。

从地理位置上说,闽南地区的东北界应是在惠安和仙游交界处,惠安还是通行闽南话,进入仙游就说另一种方言了。三沙是离闽南本土最近的、通行闽南话的地区。

林瑞枝说,惠安人有“七月半不回没祖,年兜(除夕)不回没某”的习俗,意思是农历七月十五不回家就是背祖,过年不回家就讨不到老婆,在海上作业的渔船最好在农历十二月廿三前赶回家“送神”,最少也要在家“过五瞑”(在家过五个晚上),等到初四“接神”后才出海。

过年前,蒸发(即年糕)、除尘、贴春联、挂红等是少不了的,家具、农具、渔具是少不了要挂红的,有的长寿老人甚至把长髯都用红丝线系起来。

众多的风俗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渔船的“敬重”了,因为那是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渔船年前回港后都要披红挂彩。除“令旗”外,渔船的每个重要部位都要装饰。船头贴“福”、船眼贴“龙目光彩”、主桅贴“送风得利”、船尾贴“海不扬波”、舵贴“万军主帅”等,水仙门(船舷两侧供货物进出的门)要插上系着红线的树枝驱邪。现在的渔船有了现代装备,但源于木帆船的风俗还是继承下来了。

同闽南沿海的民众一样,三沙渔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妈祖。林瑞枝说:“闽南话有句俗语叫‘走船跑马三分命’,从前的渔船小,抗风浪能力差,‘天气预报’只能靠经验,但毕竟有局限性,他们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妈祖的庇护。”据林瑞枝介绍,三沙民间除了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外,还有关帝庙、九使宫(供奉广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节日,三沙人的过法和闽南如出一辙。农历七月廿九,三沙人要过“普渡”,这也是典型的闽南风俗,整个霞浦县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了。

至于结婚时新郎和新娘要过风炉、米筛,小孩满月要送红色“剃头蛋”等习俗,三沙同样是闽南的翻版。

专题来源:霞浦摄影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5249.html

THE END
  • 0评论
  • 复制
相关推荐

发表点评 (0条)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

置顶关注

更多
  • 第三届“瓣香牵两岸·徒步循初心”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走进丰泽

    第三届“瓣香牵两岸·徒步循初心”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走进丰泽

  • 湄洲岛祈福之旅:体验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湄洲岛祈福之旅:体验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福建最美味的五线城市,一口气吃遍300种小吃!

    在福建最美味的五线城市,一口气吃遍300种小吃!

  •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 大黄鱼-黄花鱼

    大黄鱼-黄花鱼

  •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 中国八闽网

    中国八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