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安溪,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名字,与一种茶紧密相连,那就是“铁观音”。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溪就等于铁观音,铁观音就等于安溪。铁观音因在安溪而诞生,安溪因为铁观音而知名。
接下来,瑜承小匠就给大家分享下,铁观音这个名字背后,有关于茶树、信仰和历史的美丽传说。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七泡有余香,独具观音韵,铁观音的制作技艺,已有300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安溪铁观音的四大产区,有感德、西坪、祥化、长坑。其中,西坪是铁观音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在西坪当地,关于“铁观音”的由来,有两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1】铁观音名字的
相传,在今天安溪西坪镇松岩村,有个人叫魏荫(1702-1774),又名承荫,字乃树,号科镒。他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暮,必在观音佛前敬奉清茶三杯,常年不辍。
在雍正元年,1725年的一天晚上,魏荫因观音托梦,他梦见自己在一条溪涧旁边,松林头打石坑石壁处,发现了神奇铁观音茶母树,其叶肥厚,芽尖鲜红,香气四溢。
第二天,他按照梦中的指引找到了这棵茶树,并将其移植到家中。
魏荫所栽的茶树,经过精心采制,香气非凡,兰花香远,喉底回甘,余韵袅袅。因为,其冲泡后满室生香,不同于一般的茶,其色黑如铁,又较一般茶重得多。魏荫故将此茶视为观音菩萨所赐,于是取名为“铁观音”。
魏荫通过压苗繁殖、嫁苗、送苗,传播铁观音制作技艺,成为铁观音创始人,被尊称“铁观音茶”始祖。
目前,在安溪县西坪镇的松岩村,有一方“魏荫铁观音出处”的摩崖石刻,上面指明当地即为铁观音的发源地。该地建有公园、牌坊、凉亭,已成为观光胜地。
【3】铁观音名字的
王士让,字尚卿,号南阳,康熙辛未年,即公元1691年,诞生于安溪县尧阳乡。他天资聪颖,自幼就通晓经史大义。42岁的时候,由岁贡生,考中雍正年间的举人。
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的时候,曾经在家乡的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
每逢夕阳西下,他徘徊山旁,偶见层石荒草中有茶树一株,圆叶红心,异于他种,散发出阵阵清香,乃移植轩旁加意保护,芬芳无比。
经过细心照顾,茶树长得很快,枝叶繁茂。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到了春茶时节,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因为茶样特别,气味芳香,滋味醇厚,他便把这些茶叶精心收藏起来。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他奉召赴京,携茶叶到京城送给礼部侍郎方苞。方侍郎原本是个识货的“茶仙”,一闻茶香非凡,便作为一种“贡品”献给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平素也是爱茶,品尝后称为“佳品”,立即召见王士让,询问茶的由来。
王士让便把自己移植茶树、采茶、制茶的经过,禀述一番。乾隆皇帝细细观察茶的外形,掂量茶的紧结度,发现它貌似观音重如铁,产地在南岩,便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并钦赐“博学宏词,兼五经文魁”,声应气求,名震京师。
瑜承小匠认为,铁观音因为其出身“御赐”,再加上其独特的“观音韵”与“兰花香”的优异品质,所以深受广大茶人喜爱,而誉满天下。
三百年来,关于铁观音的起源,这两种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说法。魏家和王家双方各执一词。王家坚持“文人献茶,乾隆赐名”,魏家则始终认为是“观音托梦,魏荫传茶”。
两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是在后世人们的生活中,都形成了广泛影响,因此《中国茶经》、《福建乌龙茶》以及《安溪县志》等书,均把王魏两说一并收录。
铁观音以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茶香”闻名于世。这种茶叶的外形紧结重实,色泽砂绿乌润;内质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肥厚软亮。
尤其是其独特的“观音韵”,既有天然的花香,又有水果的甜香,更有独特的“炒米香”、“果味甜香”、“兰花香”等多种香气,让品饮者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从魏荫的梦境到王士让的发现,再到乾隆皇帝的命名,铁观音的故事充满了神秘和传奇。它不仅仅是一种茶叶,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在品味铁观音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品尝到了其独特的滋味,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后,铁观音在安溪广泛种植,并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茶香”吸引了无数茶友。
同时,铁观音也成为了安溪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安溪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也是我们瑜承小匠的起源之地。
七泡有余香,独具观音韵,瑜承小匠跟所有的安溪茶农一样,会永远将这“一叶芳华,一茶千香”的铁观音,用工匠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茶叶的背后,是数百年茶农探索生产的智慧结晶,是对品质、口感、韵味等等,孜孜不倦的匠心追求,更是一种文化与传承。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4434.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