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天 黑夜
八闽之家 > 知道 > 正文

台湾省-族群简介-卡那卡那富族

坤师

文章分类知道台湾省阅读数6963

3赞

台湾省-族群简介-卡那卡那富族

族群简介
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鲁哇族与嘉义县的阿里山乡、南投县信义乡久美社区的邹族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被统称为「邹族」,之后因语言差异甚大,完全无法以族语沟通,且三个族群各自有自己的历史想像、起源传说、祭典仪式及传统的社会结构,经卡、拉两族的申请「正名」,政府于103年6月26日以正式的仪式宣布,认定各为独立的族群。拉阿鲁哇族为第15族,卡那卡那富族为第16族。

美丽的家园
有些族群以「人」的族语词汇来自称,如邹族的「Cou」,布农族的「Bunun」,之后成为该族的族名。卡那卡那富族称「人」为「cau」,但自称为Kanakanavu,此名称的由来为何之前未曾留下任何纪录或口传。但就词汇意义来解读,其词根「-navu」与卡族人称呼「麻竹」的词根几乎相同,而前缀ka-又有「住或属」的意涵,所以就有族人推论,当卡族人逐渐形成一个聚落时,很可能是住在麻竹林区的地方,为了区辨我群与他群,就自称Kanavu,即「住或属于麻竹林区的人」,Kanavu是单数表述,Kanakanau是重叠词,也是复数表述。在文献上的中文译音曾出现有:曹族简仔雾蕃/阿里山蕃(番)简仔雾社或干仔雾(务)社/卡那布族/卡那卡那布/堪卡那福人,在民间还曾出现「Taivuran逮夫兰」等错误的称呼。

关于卡族人的发祥根源,有一则传说纪录:「有一名为Niun的母亲,与其子Parumaci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艰苦又孤单,其母因而常在儿子面前长吁短叹,哀叹人世间的沧桑!Parumaci安慰母亲未来必让其有安乐的生活。话未说完就突然站起,一脚踢向长满红叶的karu sʉrʉ(枷檀树)树干,树叶尽落,纷纷相叠,瞬间叠成了一栋栋的房子。再度一踢,落叶悉数成了人,其数不知几百。Parumaci成了他们的首领,自此形成了一个聚落的社」。此一纪录是唯一与卡族发祥有关的传说。

在「荷领」时期的「番社户口表」纪录中,1647年出现有「简仔雾社」(Kanavu之「福佬语」发音),有37户157人。并有纪录显示,卡族首领曾数度参与由荷兰政权所召集之地方会议,与当时周边地区的族群,如邹族之Tapangʉ(达邦)社、布农族之Takapuran(兰社)社等互有交往。此可能是卡族首度被单独的以文字纪录在史书里。

至于迁徙的传说,有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纪录:「卡那卡那富族人之故地为荖浓溪的遥远东方之Nacʉnga其地,就是Patukuana(关山)方向之东方之土⋯⋯。后来有Napa’angana家族的人,带了一只母狗出去打猎,在行经Natanasa时生了小狗,于是他把母狗和小狗一起带回Nacʉnga的家。但是,母狗却又带着小狗自行跑到Natanasa,如此来回几次,Napa’angana的人干脆搬到Natanasa去住。后来其他家族的人,也带着女人、家小过去组织家庭,于是建立了一个社。此后,人口渐多而形成一个大聚落」。卡族耆老的口述中,也常提起源自「太阳出现的那个方向」,即与东方之说有不谋而合之处。不过近代的族人也有主张源自台南地区的说法,即「西来之说」。或者两个迁徙路线均曾发生,只是发生的先后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两个不同的路线,族人最后都抵Naturuca(现今之那支兰溪)周边,也就是在Na’usurana(现今之藤苞山)建立最初的聚落。该聚落也就是族人之后所称的natanasa(旧家或旧聚落之意),印证荷领时期的纪录,卡族人在那玛夏地区定居,最少已经有四百年以上,无庸置疑的是本地的先住民,而且自此就未曾离开过。

不同政权的更迭,此地区的行政辖区也数度易名:荷领时期属「北部地区集会区」;清领时代归「台南厅蕃薯寮支厅管辖地」;日治前期属「阿猴厅甲仙埔蚊仔只监视区」;日治后期「高雄州旗山郡六龟警察分室玛雅竣社」;1946年「高雄县雄峰区署玛雅竣村」;1947年「高雄县玛雅乡」;1958年「三民乡」;1998年「那玛夏乡」;2010年高雄县与市合并为直辖市,废除高雄县的阶层,原有的「乡」改为「区」、原有的「村」改为「里」。此区域东邻桃源区,西接嘉义县大埔乡,南邻甲仙乡及台南县,北接桃源区北端和嘉义县阿里山乡,总面积253平方公里。地处四面环山,东方之「兴望岭」是本区最高的山岭,海拔2,400公尺,南方有「藤包山」,海拔2,200公尺,是对卡族人甚具代表性的地方,已逐渐被后辈的卡族人视为「圣山」。

民国98年「莫拉克88风灾」,由于水量太大,楠梓仙溪重创,下游的小林村因而灭村。卡族人也有数户受灾,被安迁至杉林区的「大爱园区」。所以现今的卡族人分别居住在那玛夏区的达卡努瓦里、玛雅里、大爱园区及因就业、就学散居各地的族人。

生活图象
卡族传统的经济生活以农耕烧垦为主,狩猎捕鱼为辅。传统作物有小米、旱稻、糯稻、红薯、芋头、玉米等。狩猎上以男性担任为主,狩猎期间约于9月至隔年4月,约为农闲期间,可分个人与团体。个人的狩猎目的为家庭食物覓寻;团体则大部分为祭仪所需。另捕鱼则有刺、网、钓、毒、围渠等方式。

1.工艺

工艺的表现有木工,如制作木臼、木桶、蒸桶、木背架、木枕、木凳、杵、杖等。藤竹编工,如置谷箩筐、水竹筒、竹背篓、藤竹席、竹弓箭、竹杯、竹勺等。揉皮与制革,如以鹿皮、山羊皮、羌皮制成背袋、烟袋、服装配饰等用途。

2.建筑

Cakʉrʉ聚会所,是卡那卡那富族各项议题讨论的场所,严禁女子进入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为「Cakʉrʉ聚会所」,主要做为族内进行祭祀、政治、军事、教育、社交等族群议题讨论的场所,严禁女子进入。更早期部落还建有「瞭望台」,日治时期起几乎未曾再现。家屋喜建筑在山腹坡地或小台地上。主要建材为木柱、竹墙、茅屋顶。依地形有纵深与横长型。室内有石灶、吊棚、床等。日治时期的文献纪录,室内还有埋葬先人的场所。家屋的大小主要依居住人口数而定。

3.服饰

男性的传统服饰有兽皮帽,逢重要活动必须盛服,帽沿前额加红布条,一般族人插上鹰及蓝腹鹇的长羽毛1∼4根,长老级可插5∼8根,它有识别阶层及功勋的作用。上衣,通常为大红,内衬为蓝色,还有胸袋、腰裙、背心、皮披肩、皮套袖、皮吊裤、皮革鞋、猎囊等配件。男性传统饰物除皮帽上的羽毛外,有額带、耳坠、头饰、腕饰等,据传以往卡那卡那富族的男士较女子更爱饰物。
女性的饰物有耳饰、颈饰、腕饰、胸炼珠等,服饰表现有头巾,缠于头部,方便行动。帽子主要于盛典时穿戴,周围以五颜六色花环装饰。另有上衣、腰裙、膝裤等配件。卡那卡那富族在统称邹族时代,男女服饰几乎与阿里山邹族无异,为了避免混淆,已参考文献并经过族人的共同讨论,将女性的族服略加修改,尤其在颜色上,做较多的调整,盼回复传统的民族色泽。

祖先的规范
传说卡那卡那富族曾经有过世袭的Ra’ani领袖、Kara’ani副领袖、Vasʉ征帅、’Ʉrʉvʉ祭司各一位。族群最高的政权机关与立法机关,为由Mamarurang长老群组成的「长老会议」。现在的家族名称如下:’Amunuana / Ka’angaina/ Kapuana / Ka’aviana / Kakapiana / Napaniana / Numangiana / Navirangana /Na’uracana / Kacaupuana / Kanapaniana / Kanapangana / Na’upana /’Ikuana /Namaitana / Naturingana /’Utungana等17个。中文的姓氏有:萧/郑/翁/彭/江/杨/钟/王/余/蔡/孔/范/蓝/施/陈/金/谢。传统名谱有男名:’Akori /’Angai /’Apio /’Avia /’Atai / Riau / Pani / Pa’ʉ/ Pori /’Uku / Mu’u/’Una / Piori /’Uangʉ/ Pusinga / Cimseeng /’Upa等17个;女名有:’Akuan /’Ari(e)/’Apu’u / Kai / Kau / Kini / Kiua / Kuatʉ/ Na’u / Rangui / Paicʉ/ Pi’i / Vanau /’Usu /’Uva / Savoo等16个。

卡语称「家屋」为tanasa。「家庭」为cani pininga,字面涵义为「一个广场」,指的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人」。在别族(如邹族或布农族)有明显的氏族组织以及本家与分家的关系,且会从大社分出小社,由一个中心周围环绕数个小旁支,形成高低阶序的结构关系。而卡那卡那富族是由数个地位平行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族。在卡那卡那富族的社会中,每一个家庭都有主掌之人称为marangʉ(家长)。传统上家长一律由男性担任,即所谓的父系氏族。部落事务以体力来分工,粗重危险由男性担任、家务和制作服饰则为女性工作,农事男女皆可执行。

风俗民情
1.宗教信仰

卡那卡那富族传统的信仰里有「tinaravai灵界」之说,在右肩者为「’incu善灵」,在左肩者为「’ucu恶灵」。此灵界与人类生活于不同的世界,人类生活于mamane,指眼睛可看得见,手脚可触碰的地方;而灵界只能用心灵去感觉。tinaravai中的ravai及vai,是用来称呼兄弟姊妹的配偶及亲兄弟。所以从词汇意涵看,卡那卡那富族人视灵界为平行的关系,而非排斥的对立关系。传统的卡那卡那富族人初到新的地方或场所,尤其进到深山丛林里,在进食的时候会拈一小块食物沾黏到木头或石块上;饮酒之前会用食指沾上酒往外弹拨,这个动作叫maritamu,还要念出祈福的话。这些都是要与tinaravai分享与互动,有祈福庇佑的意涵。

现今的卡那卡那富族人大多已信仰基督教,人口虽不多,但分别有长老教会、安息日会、天主教、真耶稣教会等不同教别。对上述的传统信仰非常陌生,甚至未曾听闻,只在参加传统祭仪时,跟着长老做动作,随声附和而已。

2.传统祭仪传统祭仪分三大类,最主要的是与小米种植有关的祭仪,其次是猎祭与敌首祭,另外还有以家或家族为单位的河祭与婴儿祭。这些祭仪因政府的干涉及改信基督教的因素,几乎不再举办,直至三十年前才恢复米贡祭(mikongu)及河祭(pasiakarai)仪式,现为卡族人每年必办的祭仪活动。

以上的祭仪皆以mikongu为核心。据传小米种籽是小矮人给卡那卡那富族的,卡族人称那些小矮人为「Tapucarake」。据耆老描述,他们身材矮小,爬到树豆上,树枝只会弯曲,而不会倒塌,一直是住在地洞里面。有一年,人类完全没有食物了,有一位卡那卡那富族人为了找寻食物,在丛林里挖掘,不小心挖到小矮人住的地方,陷到地洞里面,小矮人并没有伤害他,就在里面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小矮人教他农事及种植的方法,那位卡那卡那富族人要回去的时候,他们赠送一包小米种籽,小矮人说:「你们收割小米之后,请邀请我们,我们要试吃你们的新米!」卡那卡那富族依照约定每年邀请他们,招待他们。后来,小矮人突然间就不见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但是卡那卡那富族并没有忘记为他们准备食物,虽然他们从此未再出现,族人仍然依照传统来祭祀。与其他民族一样,卡那卡那富族也有重视的传统禁忌,较重要的有:临出门或要从事重要工作之前,忌打喷嚏及放响屁。若不小心犯忌了,大人要赶紧说出:「kuarʉsu!」,语意是「庇佑你!」。接着通常会先坐下来,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假装忘了有人犯了忌,再做下一步的动作。另外,有亲人过世忌讳说出:「nimacai死了。」,要委婉的说:「niaraka坏了。」或「’acecu走了。」不能直呼亡者之名,若要呼其名,名前要加na,表示尊重与纪念。此外,还有男人使用的猎具平时要悬挂高处,女性及儿童不得触碰,及女性不得进入聚会所等等禁忌。以往卡族的青年人到了大概十八岁,就会被带到聚会所参加成年仪式,长老们会赠送他们小刀以及束腰带,还要听长老们的训诫。长者经常有以下的训诫:

不要欺瞒,不诚实的人,没有人会喜欢跟他相处,也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不要偷窃,偷窃的人,虽然只做过一次,但是永远不会有朋友,大家会避开他。喝酒不要过量,经常喝醉的人,都不会有好身体,夫妻不和,家庭艰困。工作要勤劳,懒惰的人只有羡慕别人的分,所谓机会,是给勤劳的人。敬重长者的话,不听老人言,经常就是犯错的人,知道谦冲的,也将得到助力。珍惜食物,不知珍惜食物的不会富裕,看到有困难的人,要立即帮助他,而且不必声扬。

这些训勉的内容并不深奥,但可借此推证卡那卡那富族人对人格的培养非常在意。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2058.html

THE END
  • 0评论
  • 复制
相关推荐

发表点评 (0条)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

置顶关注

更多
  • 第三届“瓣香牵两岸·徒步循初心”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走进丰泽

    第三届“瓣香牵两岸·徒步循初心”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走进丰泽

  • 湄洲岛祈福之旅:体验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湄洲岛祈福之旅:体验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福建最美味的五线城市,一口气吃遍300种小吃!

    在福建最美味的五线城市,一口气吃遍300种小吃!

  •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 大黄鱼-黄花鱼

    大黄鱼-黄花鱼

  •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 中国八闽网

    中国八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