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九使大世子的开光仪式近日在“2024我们的节日·中秋–东关民俗文化节”中成功举行,此活动由霞浦县九使信俗文化研究协会主办,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此次文化节的亮点之一是九使大世子的开光,为福建世子天团增添了新成员,进一步丰富了霞浦的民俗文化。
在文化节之前,很多人并不熟悉九使宫的位置。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始建于明朝,旧称福宁九使庙或广利侯王庙,是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圣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九使宫迁至东郊并进行了扩建。康熙十年,福建总镇吴万福亲自重建此庙,并撰写了《重建广利侯王庙碑》,如今这份珍贵的碑文被保存在霞浦县博物馆中。清乾隆版的《福宁府志(霞浦坛庙)》和民国版的《霞浦县志(祠祀志)》详细记录了九使庙的迁徙及祭祀日期,显示了其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
九使公,即九使、十使和十一使三位神祇,亦称广利侯王。他们的传说与唐僖宗时期紧密相连,传说他们在农历九月初九日诞生。成神后,他们显灵护佑明太祖,因战功被封为“广利侯王”。后来,他们还因护佑官府驱逐荷兰殖民者、征台湾和攻琉球而被宣封为“关主”。闽台沿海的渔民们深信九使公能够保护他们的海上安全,因此被玉皇大帝封为“九天巡使”,在“九天”中巡视,庇佑渔民出海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九使公逐渐与妈祖并列为海峡两岸渔民的保护神,深受崇敬。
九使公信仰的起源及九使、十使、十一使的传说源于唐代的一个故事。根据《晋安逸志》,在唐僖宗时期,福清万安乡黄檗山一带发生了一桩奇事。一名年轻农夫刘遵礼为了拯救被焦蟒神王掳走的妹妹,踏上了除妖之路。经过二十年的修行,他最终消灭了巨蟒,拯救了妹妹。妹妹与焦蟒神王结合后生下了十一个儿子,刘遵礼斩杀了前八个,保留了最后三个,他们后来成为九使、十使和十一使。这三位神祇以除恶庇善为己任,被奉为地方保护神,流传至今。
九使公信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海上安全的祈愿。尽管九使宫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但其信仰依然在民众心中延续。此次东关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以及九使大世子的开光仪式,进一步弘扬了九使公信仰,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0747.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