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唐朝末期一个名为王审知的人物及其家族在福建的兴衰历程。王审知原本是一个武将,后来成功统治了福建五州,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封建政权,短暂维持了约半个世纪。在其子孙统治时期,由于贪婪、残暴的统治,最终还是被南唐所灭。
福建八十年——开闽圣王及其子孙
唐朝末年,唐僖宗被黄巢大军赶入西蜀,天下大乱,江淮义军纷起,寿春(今安徽寿县)屠户王绪与妹婿刘行全聚众五百,占据寿州。不久,兵力发展到一万多人,王绪自称将军。
攻下光州(今河南潢川),收王潮、王审邦、王审知三兄弟。**王氏三兄弟在县内以才气知名,人称“三龙”。**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原为县佐吏。王绪任命他为军正(古代军中的执法官),主管财务,军中上下都很信任他。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春,黄巢带领十五万人撤出长安(今陕西西安),转战河南。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广招兵马,王绪以寿、光二州应募。秦宗权任命他为光州刺史,并令他率部攻黄巢。王绪想保存实力,迟迟不肯出兵。
秦宗权发兵攻光州,王绪自知不敌,带兵南逃,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沿赣水(今赣江),到达福建,攻取汀州(今福建长汀),所到之处,并不久留,都是洗劫一空而去。
**王绪性格残暴,嫉才妒能。**到漳浦(今福建漳浦)后,王绪因道险粮少,又怕受地方武装袭击,就下令军中:老幼随军者斩!恰恰王氏兄弟带着老娘,受到责难不算,王绪还要行斩。
王潮兄弟三人怒火中烧,不忍眼睁睁地看着老娘被杀,就请求先死,众将也纷纷求情。王绪见众怒难犯,只得收回成命。行军途中,一名术士说军中有“王气”,王绪更加猜忌诸将。
一路上,凡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人多被他借口杀掉,其妹婿刘行全及弟刘德全、刘待全亦不能免,部下日益恐惧,人人自危。
行军至南安(今属江西)时,王潮对前锋将说**:“我辈抛弃祖坟、妻子儿女为盗,是受王绪的逼迫,并非出自本心。现在,他猜忌贤能,苛刻不仁,将吏中有本领的必然要死在军中。如此朝不保夕,怎能成就大事?你老兄才气绝众,须眉尤美,真不知将死于何时!”**这位前锋将恍然大悟,与王潮抱头痛哭。二人暗中商定计策。
王潮让他挑选几十名壮士,埋伏在篁竹丛中,没过多久,就一举擒获王绪。众人推王潮为主帅,王审知为副帅。他们计划绕道交广,进军巴蜀,匡扶末唐王室。
光启元年(885年)八月,泉州(今福建泉州)富豪张延鲁不满刺史廖彦若贪暴,听说王潮治军有法,便发动一班长老奉牛酒犒劳,请他留据泉州。王潮等人遂改变初衷,率部重进漳浦。**由于他整饬军纪,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这支武装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在漳州有了安身之所。**接着,王潮引兵围泉州。次年八月,攻陷州城,杀廖彦若,王氏兄弟在福建有了第二块地盘。
为了能在福建长久立足,王潮投靠了福州观察使陈岩。陈岩是建宁(即建州,今属福建)土豪。他曾聚众千余人,号称“九龙军”,赶走黄巢将,占据福州(今福建福州),势力逐渐强大。
**陈岩上表唐廷,请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潮刚得泉州,招怀流散,均赋缮兵;他得到军民的拥护,同时也深得陈岩信任。陈岩病重期间,就打算将福州兵权交给王潮。
景福二年(893年)五月,范晖将牌印交给军监,夺围而逃;**王潮入据福州。建州将徐归范杀掉刺史熊博以州降;汀州刺史钟全慕举籍听命;闽南二十余起地方武装也相继降附。**至此,王氏已拥有福建境内五州,即:漳、泉、建、福、汀。同年九月,唐昭宗授王潮为福建观察。
乾宁(894—898年)初,王潮派大将李承勋领兵千人,剿灭黄连洞蛮(少数民族武装)两万人,福建境内安定下来。
**王潮平定福建后,采取了一系列保境息民的措施。**在境内,招还流亡,核定租税,并常常派遣幕僚佐吏巡视州县,劝课农桑;对外,王氏谨奉中原,交好邻道。因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乾宁三年(896年)九月,唐政府升福建为威武军,拜王潮为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
乾宁四年(897年),十二月,王潮病重,将军府大事托付给其弟王审知。不久,王潮去世;王审知自称福建军留后,奉表告唐。
王审知,字信通,排行老三;又因他常骑白马,故在军中号为“白马三郎”。光化元年(898年)三月,唐授他充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十月,授金紫光禄大夫、左仆射、本军节度使。光化三年(900年)二月,唐加封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
开平三年(909年)四月,后梁加王审知为中书令、福州大都督长史,进封闽王。八月,吴使者张知远来福州,举止傲慢,王审知杀了他,与淮南绝交。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王审知病死,享年六十四岁,在位二十九年。**他被谥为忠懿,第二年尊为昭武王,后来,王延钧又尊他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王审知统治福建时,取得了良好的政绩。首先,他注重招揽人才,士皆为用。
唐末,中原名士因遭战乱及梁王朱全忠忌,纷纷出奔。其中避地福建者甚众,著名的有李洵、韩偓、王标、夏侯淑、王淡、杨承休、王滁、崔道融、王拯、杨赞图、杨沂丰、归传懿等人。王审知、王审邦命王延彬设置礼贤院加以安顿。
**天祐二年(905年),唐进士韩偓举族入闽,侨居南安,虽不愿任职,王审知同样以礼相待。**唐宰相杨涉的堂弟杨沂丰,与唐乾宁进士、蒲田人徐寅及唐故相杨溥之子杨淡同居幕府,备受推崇。唐末进士黄滔,诗清淳丰润,赋堪称一时绝调,天复元年(901年),受王审知用为威武节度判官。王氏能安居闽中,他出力不少,时与吴越罗隐齐名。
福建境内金石志铭及重要著作多出自黄滔手笔,中原避地来闽的名士,在他面前,只得甘拜下风。王氏用人,除唐末骚客外,还有福建籍人(如徐寅)、光州故旧等。
张睦,光州固始人,王审知授他三品官衔,领榷货务(主持商业、贸易)。他在王氏初创福建之际,雍容下士,招徕蛮裔商贾,不加暴敛,使福建日益富饶。
**其次,王审知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他谨奉中原,交好邻道。有人曾劝他称帝,他说:“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愿做闭门天子。”但为了防御,他多次修筑福州城,增强了它的抗敌能力。此外,整治港口与农田灌溉工程也是王氏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
再次,王审知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天祐元年(904年),王审知下令管内军、州搜集民间遗书,抄写上交。天祐二年(905年)四月,王审知命人在寿山奉藏佛经,凡五百四十一函,五千零四十八卷。
龙德二年(922年),王审知命僧人辗金银万余两,抄写《佛四藏经》各五千零四十八卷。这些措施,拯救了大批珍贵古籍。故在宋初,福建成为全国藏书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王审知创办了四门义学,挑选闽中优秀的士人加以培养,使福建境内人才辈出。
作为一个并未称号的君主,王审知是难能可贵的。他奉行节俭,府舍简陋,衣着平常,宽刑薄赋,劝课农桑,使福建公私殷实。
王审知之后,福建乱事连篇。
闽国的第二位国君是王延翰,**王延翰即位没几天,汀州有个叫陈本的人士,就聚众三万,围攻汀州。**王延翰派遣右军都监柳邕等领兵将其镇压,斩陈本。
公元927年,王延钧(王延翰的弟弟)以及王延禀(王审知的养子)联手反叛,叛军顺流而下,福州守将猝不及防,兵卒四散而逃,王延翰听到消息,只能躲在房间里,叛军进入宫殿,抓获并斩杀王延翰。王延钧篡位登基,是闽国的第三任国君。
王延钧信鬼崇道,为人十分的残暴凶残,肆意屠杀自己的臣子,又淫乱后宫,后宫有个婢女叫陈金凤,她是王延钧父亲王审知的婢女,因为长的妖媚,王延钧很是宠爱,于是立为皇后。
清泰二年(935年)十月,王延钧病重。其长子、福王王继鹏与皇城使李倣合谋,发动宫廷政变,杀死王延钧及其子王继韬、幸臣归守明等人。
王延钧在位十年,福建三乱。
王继鹏在政变后的第二天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名王昶,授李倣判六军诸卫事。李倣杀掉王延钧等人后,心里不安,蓄养了一批敢死亲信,以防不测。王继鹏也视他为心腹之患,十一月,王继鹏借一次宫廷享军之机,命拱宸指挥使林延皓埋伏卫士将李倣执杀,李做的敢死亲信抢走他的人头,逃到吴越。
王继鹏在奢侈、昏聩、苛敛、滥杀等方面很快就超过他父亲王延钧。
天福二年(937年)四月,王继鹏命工匠建紫微宫,饰以水晶。其工程耗费是宝皇宫的一倍**,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他使出了各种手段,先是派人检查隐匿人口;然后严令境内:百姓隐瞒年龄者杖背,隐瞒人口者死罪,逃亡者族诛;又命吏部侍郎、判三司蔡守蒙纳贿授宫,财物上交;听任医工陈究以“空名堂”名册鬻爵。**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赋税。各州征“计日钱”(又称“身丁钱”),百姓凡年十六至六十岁均得缴纳。泉州、漳州两地将它折米五斗,五斗相当于北宋时官斗七斗三升。江湖、陂塘、山林都要征赋。
天福四年(939年)七月底,北宫大火,不久果然发生内乱,恰被林兴言中,内乱正是由于王继鹏猜忌,诛戮宗室而又怠慢将领所致。
大火过后,王继鹏怀疑控鹤军使连重遇参与纵火之谋,准备杀掉他。
连重遇索性联合拱宸军使朱文进,火烧长春宫,迎立王延羲。
王延羲的侄子王继业将王继鹏抓获,勒死。道士陈守元、吏部侍郎蔡守蒙等人也在这次政变中命赴黄泉。
王延羲是王审知第二十八子,他被迎立后,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改年号为“永隆”。他遣商人绕道奉表,称藩于后晋;境内,设置百官,皆如天 子制。
王延羲虽是叔继侄位,却也不是正经的主儿。上台后,他骄淫暴虐,猜忌宗族,寻仇报怨。
**七月,王延羲称大闽皇,与王延政交战不休。**福、建之间,尸骨遍野。
天福九年(944年)三月,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门使连重遇因其党控鹤都指挥使魏从朗被王延羲醉杀,又因王延羲对他们咏白居易诗句**“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可料”,**恐怕遭杀身之祸,就先下手为强,把王延羲杀掉。
朱文进自立为闽王,据福州。王延政派兵攻福州,不克。
八月,后晋授朱文进为威武节度使,封闽国王。
南唐见福建大乱,派出洪州营屯都虞边镐、枢密副使查文徽等人领兵入闽,相机得利。王延政部将吴成义遣人进福州,谎称南唐就要以大军助攻,朱文进自量福州难保,就向吴成义献玺投降,连重遇、朱文进等先后被部将杀死。吴成义领兵进福州。
八月,南唐先锋道桥使王建封率先领兵登上城墙,建州陷落,王延政出降。南唐将纵兵大掠,焚毁宫室庐舍。
建州百姓原先因苦于王氏之乱及杨思恭暴敛(杨思恭设法盘剥百姓,山泽田亩、鱼盐蔬果,无不加税,百姓称他为“杨剥皮”),伐木开道,迎接南唐兵,城破后,百姓大失所望。
九月,汀州、泉州、漳州都先后降南唐。十月,南唐将王氏宗族迁往 金陵。
王氏据福建,历七主,共五十三年。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19309.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