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沙江“S”弯
我们是从黄山屯溪直奔福建霞浦的,约500多公里。走了高速,还走了国道和县道
路过的隧道
后到达霞浦三沙镇。这一路共走过92个隧道,超过1000米的约占三分之一,最长的
三沙镇海面上的养殖围栏
是位于福建的南地洋隧道,长6544米。这也是我退休近10年在国内跑来跑去走过隧
渔船与围栏彩球
道最多的一天。高速在福安市有几十公里限速只有80公里,堪比北京市内道路,不
令人震撼的彩色围栏球
知设计这个速度的人是怎么想的。
一眼望不到边
之所以去霞浦是因为这里的海水养殖业发达,如三沙镇所使用的彩色围栏,还有沙
遍布海面的彩色围栏球
江村著名的“S”弯等,都成为很著名的景观。我们下午到达三沙镇,但恰逢阴天没有
占满海面的围栏球
阳光,海上养殖围栏红蓝黄粉绿等多种颜色没有显现出来艳丽的色彩,略有遗憾。
渔船在养殖区域
我们在三沙镇海边看到,海面上大片大片的养殖围栏,各种颜色分列似陈,一望无
排列似战阵
际,非常壮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面积彩色的养殖围栏,感觉非常壮观、震
撼、好看。
北歧村的海面
霞浦还有个摄影家协会命名的摄影基地,在松港街道北歧村,这是一个渔村,之
养殖船
所以成为网红摄影地,是因为这里海边有个小山,可以在此拍日出或乘船出海拍日
在小山上看海
出日落而出名。我们去得晚,加上又是阴天,根本看不见什么日出。我们到时,有
远处朦胧的城市
个渔民骑摩托车跟上来,劝我们租他的船出海拍照,说很多摄影爱好者都会这样
北歧村的海湾
做,但我们算不上摄影爱好者,所以没有租船,而是上小山上看了看,天气不好,
北歧村海湾出海口
也就是看看。
去往沙江村的公路旁就可看见海中密密麻麻的竹竿
接着又去了沙江村去看著名的“S” 弯,没去之前,以为是个呈S形的海湾,去了后才知
铺满海面的竹竿
道是渔民养殖海带在海水中插的竹竿,至于为什么要用竹竿?查了一下,是为了晾晒海
沙江村一角,周边都是竹竿
带用的,当地的土地资源不丰富,晾晒海带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人们发挥了聪明才智,
沙江村局部
想出了这个代替土地的办法,形成了景观。经过打听,观看“S”弯最好的地方在村里小学
俯瞰观音寺
校那边。村里的小学在一个小山坡上,有一条窄窄的向上的小路,是那种只容一辆车行
沙江村局部与“S”弯
进,而且根本无法错车的小路,到了小学校好像路就到头了,但大胆往前走,从学校门
沙江村与“S”弯
前拐一个直角弯过去是个观音寺,有个小广场,可停三四辆车,再往上走几步,有个大
沙江村对面的小岛与海中的采摘平台
铁门,需要买票才能进,看门人说这是私人建筑,专门为来这里摄影爱好者而建,共六
海边浅滩上铺满晾晒海带的架子
层,有电梯,说是观看“S”弯最好的地方。
著名的“S”弯
进入这个观景楼每人要收20元的门票,进去后发现电梯虽然只到六层,但还有个可步行
“S”弯
上去的七层,是个平台,在平台上还搭了个不到两米高的架子,可以在上面观看拍摄。
远眺“S”弯
果然越高越好,越高看竹竿形成的“S”弯越清晰。原来所谓的“S”弯是养殖海带形成的,据
海面上竹竿列阵
说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的宣传片中有这一景,于是成为网红打卡地。
穿行在竹竿中
据资料记载,以前海带只是海中野生的,霞浦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是我国较
小船与“S”弯
早人工养殖海带的地方。到去年,养殖海带产量达2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年
在观景楼六层拍同一场景
产值达40多亿元,“霞浦海带”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从平台望去,海
面上的竹竿规整有序,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海中,不时有船只穿越其中,加上我们去时阴
水墨画一般
天,更显得S弯如水墨画一般呈现在眼前。我们去的还是早了点,每年五六月份是海带
靠近小岛的“S”弯
收获的旺季,养殖者会把重达上百斤一根的海带绳子捞起来,挂在竹竿上晾晒。据说到
“S”弯
那时只要是出太阳的好天气,这里的海滩上、山坡上以及一切可以摊开晾晒海带的地
“S”弯中的小船
方都会铺满海带,特别是晾晒在海中竹竿上的海带,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无数爱
密密麻麻的竹竿
好者会到这里拍摄。
我们到时天不太好,海面有些朦胧,不过拍出照片来另有味道。观完景后感觉涨了知
远观两道”S”弯
识,过去哪里知道养海带要用竹竿,又怎知这些铺满海面密密麻麻的竹竿竟然成为一
从霞浦政府网站上下载一张晾晒海带的照片
景,享誉世界。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