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天 黑夜
八闽之家 > 风俗 > 正文

“摆塔”“鲤鱼饼”…原来!福州人是这样过中秋的!

坤师

文章分类风俗阅读数5801

1赞

“摆塔”“鲤鱼饼”…原来!福州人是这样过中秋的!

每到中秋节,拣一些破砖碎瓦叠成塔,在中间放入木材并点燃,边烧边撒上粗盐,当火越烧越旺,粗盐燃烧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围在塔旁的人们,除了一起唱着歌儿,还会模仿劳动生产的情景,跳着没有险乐伴奏的舞蹈。

这就是曾风靡福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中秋“烧塔”习俗。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南快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一习俗如今不仅难觅其踪影,而且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

“烧塔”属于“摆塔”中的一部分富人用古玩摆穷人拣碎瓦垒

“说起‘烧塔’,还是得先从‘摆塔’说起。”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方炳桂说,“烧塔”其实是属于福州传统的“摆塔”习俗里的一部分。

方炳桂告诉东南快报记者,福州自古就是一座多塔的古城,因而旧时的福州城,每逢中秋佳节,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即“摆塔”。

“富裕人家除了会摆出铜、瓷以及珍珠宝塔外,还会拿出家中的古玩、珍藏来摆,俗称为“摆阔”。一般的百姓人家会在洋头口的土人囝店买一些小玩意,如泥塑的灶、石磨、土笼以及历史、戏剧、佛教人物等,摆成各种各样的套路或微型景观,供自家人或邻里、路人观赏。而那些连泥塑玩具都买不起的穷孩子,则会另辟蹊径,把平时的小药瓶、破玻璃精心积藏起来,一旦听到“瓶囝换人囝”(专用小泥塑来换破玻璃的小贩)的叫喊声,他们便用那些积藏物品换得许多摆塔的小玩意。

“富人摆阔显贵,穷人就会看谁叠得高,自娱自乐玩起比赛。”方炳桂笑称,除了“摆塔”穷人家还会玩坎爿(瓦片)塔,即用碎瓦片在自家门前垒塔。到了中秋节晚上,他们就会把柴草投进塔里燃烧,瓦片塔烧红了以后便会浇上泔水,发出吱吱响声,使瓦片凝固,冷却后的塔便会带回家中收藏起来。

福州烧塔源于庆祝戚继光抗倭寇胜利小孩子还牵手形成圆圈边唱边舞

在诸多“老福州”人的回忆中,除了在“烧塔”过程中围在一旁体验燃烧柴草之外,他们还会记得“烧塔”的过程中载歌载舞。

“如今,我们现在也正在对台江瓦塔舞进行研究。”台江区文化馆馆长陈华说道。根据该馆一位已退休工作人员的研究,记者了解到,当时在台江的义洲、帮洲、瀛洲、鸭姆洲一带,烧塔跳舞很流行,也很热闹。

那时候,孩子们都会在空地上叠瓦片塔,并找来许多干枯的枝叶,在中秋之夜点燃干枝,烧起瓦片塔。由于塔的通风好,火焰会烧得很高,便会引来小孩子们围观。他们自发拍手,左右摇摆踏步,有的牵手形成圆圈,边舞蹈边唱“月光光照门户,月姐做新媳妇……”,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还会向火塔撒盐粒,发出火星噼啪响的声音。

方炳桂介绍,“摆塔”“烧塔”,据说起源于明朝的嘉靖年间,戚继光将军带他的戚家军来闽抗击倭寇,取得节节胜利。其中一次胜利正逢中秋,老百姓纷纷把家里的珍藏拿出来摆在厅堂上,或是在室外摆垒,营造欢庆胜利,欢度中秋佳节的气氛,后相沿成俗,继而发展到互相比赛。

但是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年轻人的不够重视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等原因,也导致这个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福清“烧瓦塔”源自抗击元兵村落间还会建雌雄两塔来“赛塔”

虽然在福州市区已鲜有见到“烧塔”的习俗,然而在福清,直到现在还有“烧瓦塔”活动的存在。福清的“烧瓦塔”习俗的历史渊源与福州市区有所不同。

据《福清市志》记载,“烧瓦塔”的习俗始自元末。那时,统治者残酷压迫人民,却害怕人民起来反抗,于是将民间铁器全部集中收藏,10个家庭只准合用一把菜刀。人们十分痛恨统治者的暴行,秘密串联,把起义日子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里,以送月饼为借口,互通起义消息,并约定以烧瓦塔举火为号。中秋节烧瓦塔、吃月饼习俗由此演变而来。

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林秋明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每年中秋节到来之前,大人和孩子们就到处收集残砖断瓦。待材料收集齐全后,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开始垒砌瓦塔。瓦塔可高可低,可大可小。

到了黄昏时分,孩子们就会在大人的帮助下,把塔里的柴草点燃。这时,人们将准备好的食盐、鞭炮等往塔肚撒去,塔肚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和蓝色火焰,煞是好看。大人、孩子们围着瓦塔笑着、跳着、闹着,以特有的方式庆祝中秋佳节。

东瀚镇自古有“赛塔”习俗,比赛双方一旦填草过失或供料不足,就会出现熄火。拉拉队就会高喊:“乌塔噢,乌塔噢……”“乌塔”一次算是输一回,得罚鞭炮一阵,3次“乌塔”就是失败。“赛塔”一般以村落划分区域,建造雌雄两座塔,有时也建造备用塔。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17332.html

THE END
  • 0评论
  • 复制
继续阅读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发表点评 (0条)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

置顶关注

更多
  • 第三届“瓣香牵两岸·徒步循初心”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走进丰泽

    第三届“瓣香牵两岸·徒步循初心”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走进丰泽

  • 湄洲岛祈福之旅:体验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湄洲岛祈福之旅:体验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福建最美味的五线城市,一口气吃遍300种小吃!

    在福建最美味的五线城市,一口气吃遍300种小吃!

  •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 大黄鱼-黄花鱼

    大黄鱼-黄花鱼

  •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 中国八闽网

    中国八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