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天 黑夜
八闽之家 > 风俗 > 正文

福建连江的风俗人情

坤师

文章分类风俗阅读数5172

2赞

福建连江的风俗人情

  连江的风俗人情淳厚朴素,独具特色。传承文明的节日习俗、地域浓郁的生活习俗、源远流长的生产习俗、独具色彩的人生习俗以及会聚人文底蕴的交际习俗,共同构成了连江风俗人情的基本内容。

  生活习俗

  【主食

  我县主食以稻米、甘薯为主,杂以麦和豆类。沿海地区以甘薯为主,杂以米、麦、豆类,多数早餐稀粥,午、晚餐干饭。农忙时三餐均为干饭,午前午后各加点心一餐。沿海渔民渔汛季节,爱吃糯米干饭或大米、地瓜腥饭,饮家酿酒。副食品主要是:各类蔬菜、豆制品、肉类、蛋品和海产品。佐料有花生油、茶油、菜油、猪油、酱、鱼露(虾油)、糖、醋、酒、盐等。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居民一日三餐粗饭淡菜已很满足,逢年过节或喜庆之事,才宰鸡杀鸭做几道菜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以大米为主,杂以面粉和复制品。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日益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肉类、蛋品、水产品、奶品逐渐增多,粮食用量逐渐减少。富裕之家开始讲究三餐营养搭配。

  烹饪方法有:煮、蒸、炖、炒、炸、卤、焖等,讲究色、香、味,喜甜、酸,尤善烹调水产品。对于海蜇皮、海葵、星虫、龟足、珠蚶、海螺等水产品特别讲究火候适中,佐料调配合宜,香脆可口齿留香。

  【风味小吃

  连江县风味小吃丰富多彩。主要有鱼丸、扁肉(馄饨)、肉燕、肉面、拌面、牛杂、卤味、油饼、马蛋、蛎饼、锅边糊、炸芋糅、春卷、煎包等上百种。连江鱼丸、鱼面,历来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鱼丸以新鲜鱼剁碎拌薯粉为壳,以瘦肉等为馅,捏成乒乓球大小丸状,富有弹性,香脆可口,畅销福州及各县。80年代后在上海成为抢手货,风靡外滩。鱼面,以新鲜鱼剁碎搅拌薯粉手工制作而成,松软香脆,是酒席宴会常用佳肴。80年代后,流行药膳小吃,在禽畜肉类或鱼类中加枸杞、当归和桂圆等补品或中药炖煮,颇受欢迎。

  【嗜好】

  我县群众历来喜欢饮茶,当地产的绿茶以清明、清明前采摘的“清明茶”、“明前茶”尤受欢迎。70年代初,开始饮用可乐、果汁等饮料。80年代后咖啡成为待客上等饮料,并时尚矿泉水,但茶仍为主要饮料,中、老年人尤喜饮茶。

  县内百姓喜饮家酿酒,以糯米黄酒为主,沿海夏天多饮地瓜烧制的白酒。80年代后啤酒消费呈逐年上升势头,饮酒习惯有所改变。

  【服 式】

  清及清前,汉族男装多上为对襟衣,下为扭裆裤;女装上为偏襟衣,下为扭档裤;殷富商绅及教师才有穿长衫、马褂。衣裤布料多系手织棉布和苎布,色调单一,蓝、黑为主;少数人用丝、绸、缎等缝制。畲族服装独具特色,男服与汉族基本相似。只在衣襟和袖口饰以镶边;女上身着凤凰装,襟、袖都用五色花线镶边,腰束红蓝相间带穗的丝织彩带,肚前围四方绣花镶边围身裙;下身穿短裤,腿裹红布条。

  民国时期,城镇开始流行中山装、学生装和女旗袍。布料有卡其、斜纹、府绸、香纹纱、阴丹士林、厂布、呢绒、哔吱类;少数人开始用羊毛线编织衣裤。

  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初期,除传统款式外,新添有:列宁装、工作服、捷克衫、棉衣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流行草绿色、黄色、灰色的军式便装和军大衣。80年代起,人们注重服装的质料、色调、款式和名牌,男女服装不断变化,色调鲜明多样,有西装、运动服、皮衣、风雪衣、外套、蝙蝠衫、牛仔衣、羊毛衫、兔毛衫、夹克衫、呢大衣和新式旗袍等。裤式有:喇叭裤、直筒裤、西裤、健美裤等。裙式有;百褶裙、三角裙、背带裙、背心裙、牛仔裙、超短裙等,连衣裙曾风行80年代中期。各种服装用料有:晴纶、毛料、人造丝绸、人造革和真丝、皮革等。

  【鞋 式】

  清末,男子穿圆口布鞋,农村普遍穿木屐,夏夜走路响声清脆。女子穿圆口绣花牲,老妇穿小脚尖头绣花鞋,平时农妇多穿草屐。民国初期废除女子缠足,年轻的女子不再穿绣花鞋。男子开始时尚绑带球鞋、雨鞋,少数富家男子穿皮鞋。新中国成立后,鞋类款式随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变化,有球鞋、雨鞋、解放鞋、松紧带鞋、皮鞋、塑料凉鞋、各式仿皮鞋等。80年代始流行旅游鞋、登山鞋,但最普遍的还是皮鞋和塑料凉鞋。农民下地劳动开始穿长筒雨鞋。

  【发 型】

  清代,汉族男子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戴碗帽。未婚女子齐眉梳单长辫;已婚女子梳髻。清末,境内革命党人已先剪辫,至民国时男子普遍剪辫。男式发型多“海军式”,戴呢帽。女子发式有齐腰双长辫、羊角辫。畲族女子发式别具风格:未婚结发辫,已婚梳凤凰冠(螺式盘龙髻),发束绒线(年老扎蓝线、年轻扎红线)。新中国成立初,汉族中青年男子理“一片倒”和“三七开”发型。流行戴解放帽或工程帽,老人剪平顶发型。戴风帽、猴帽、棉帽。老年妇女皆梳髻戴黑绒帽。儿童戴风帽。80年代男子多理分头和平头,青壮年女子多为齐耳短发,有的烫发,少数青年男女近年讲究梳理港式、广式发型。

  【首 饰】

  新中国成立前,女子梳髻时尚插银簪、银剔、银花、银耳扒,手戴银镯、银戒指,耳戴银耳环。富家女子戴金环、金戒指及珍珠、玛瑙玉镯、翠玉等首饰。畲族妇女喜插银钗、别银针,未婚女子戴耳环,已婚女挂耳坠。50~70年代,汉族女子已不时兴戴首饰。80年代后。女子戴首饰极为普遍,有的男子也挂金项链。

  【行 旅】

  清代以前,连江县水路交通以乘木帆船、舢板为主。民国时闽江、敖江已有机动轮船。陆路靠步行。少数人坐轿或坐篼。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短途仍靠步行,中长途多以自行车、汽车、机帆船、轮船代步。70年代。自行车十分普及,城乡男女上下班及下田劳动、送肥料、点心等均骑自行车。80年代中期摩托车成为代步工具日渐风行。后期人力三轮车充塞县城,既载人又送货,直抵家门。出远门旅行则有汽车抵福州或马尾,然后再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到各地,十分方便。

  岁时节俗

  【新春佳节】

  新春佳节是境内最大的传统节日。通常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灶”开始,节日气氛渐浓,至“除夕”大团圆之夜进入高潮,正月初一后为休闲娱乐时间,到正月十五日闹“元宵”止春节结束。

  【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民间传说灶君是一家主宰,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天向玉皇禀奏一家善恶,因此二十四晚应备饼、果饯行,祈求灶君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合家平安。祭灶后。春节气氛逐渐浓烈。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蒸年糕、贴春联,送旧迎新。旧俗女婿在此期间多向岳父母送年货,俗称“分年”。出外务工从商的人也陆续回家过年。

  【除  夕】

  连俗除夕分“小同岁”和“大同岁”。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为二十八日)为“小同岁”,民间传说主要敬祀临水夫人。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大同岁”,主要敬祀祖先。是一年中菜肴最丰盛的一天。其中鱼(与余谐音)、蛋(俗称“太平”)和年糕(与高谐音)三碗必不可少,寓意“富足有余”、“岁岁太平”、“年年高升”。烧供后,合家团聚欢宴,享天伦之乐。长辈亦于此时给儿孙“压岁钱”,有的成年晚辈也给长辈拜年钱。晚餐后家家都要蒸“隔年饭”。储满水,备办凌晨供奉天地的素菜及翌晨素食早餐(因正月初一不能操刀)。然后按各自兴趣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旧俗还有“烧火炮”之举,民谣有“郑堂烧火炮,除死没大灾”之说,后已革除。改革开放后,多一家围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为我县民众最隆重的节日。从农历腊月初三开始,家家户户都陆续进行洗刷除尘,俗称“筅堂”,把室内外及家具洗刷得千干净净,迎接佳节。正月初一零点起,燃放鞭炮,开大门,俗谓“开城门”,表示新的一年开始。各家正厅摆放香案。供以“岁饭甑”、“筐斗”、酒、果、茶等。早起先吃料(意为时运好),早餐多数吃素,或全日吃素。也有吃寿面、年糕(意纳福添寿)。午晚吃大米干饭和丰盛酒肴。商店、作坊初一起停业3天,连俗初一忌操刀、扫地、倒水、讨债和登门访友、探亲。凡事找好兆头,讲吉利话,一般互不串门。60年代起,除讨债外诸禁忌逐渐淡化。机关单位多在初一开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门拜亲访友,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烟等招待客人,或煮料为点心。长辈并给儿童“压岁钱”。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夫及儿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游乐活动或访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发财”等。初五早谓“接神早”,各家于早上即点香放炮喜迎“财神”。并于晚上再一次点香放炮。

  连江城关,还有“供过良辰”习惯。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夜,江南村潭下、东南街梯云宫(原址建国路中段)、东北街兴贤宫(原址816东路东段)等处,门前都挂有大红灯。上书“供过良辰”四大字,下面燃烧柴塔,烧到灰尽,附近居民都拣一块木炭回去留念。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此举相传系元大帅按戢闽中,连江是日纳款,以供其过,后沿为俗。民国后期已淡化,新中国成立后无此俗。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上元张灯自十四至十八日,明知县钱九思又增十九、二十两日,是我县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从正月初七、八即开始送灯,十六岁以下儿童所玩花灯由母舅赠送。娘家要给新嫁女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次年送“莲盆灯”,第三年送“吉灯”。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为“上灯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闹元宵”。是时。街坊、商店、民居、庙宇普遍张灯结彩,庆贺节日。部分乡村在这一日还成群结队到新婚家庭“看新人”。有舞龙、舞狮习惯的地方。龙、狮队沿街欢舞,沿途商店、居民各自用鞭炮迎接,男女老幼纷纷上街观赏,热闹非凡,一派升平景象。有些乡村常借元宵佳节之际,搞抬佛游神活动,俗称“出游”,各家都要出资献物,连日累夜,劳民伤财。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开展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舞龙灯、舞狮、文艺踩街、诵诗、猜谜或球类竞赛等活动,节日内容丰富。

  【其他传统节日】

  【拗九节】

  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红糖米时、甘薯、花生仁、豆、红枣、桂圆干、葡萄千9种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馈送长辈亲戚,故又名“孝顺粥”。家中如有年龄逢九者(逢年代末的九为明九,年龄能被九整除的为暗九),就向不同姓九家各乞一汤匙“拗九粥”,食以过九,解放后已少见。但亲戚中还有送九之俗。相逢者不送。

  【上巳节】

  三月初三日谓“上巳”(魏以前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为三月初三日),各家门楔两旁各插一束:荠菜,俗谓“懿旨菜”,以祓不祥。是日人家以嫩艾叶拌糍加馅作粿吃,俗谓“菠菠粿”。

  三月三日又是畲族传统的乌饭节。传说是敬祀畲族祖先盘瓠,也有传说是纪念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反抗封建压迫的事迹。每年这一天,畲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采摘乌饭树叶或果,与大米煮成乌饭,供奉祖先并作早餐,饭后举行赛歌,甚为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蒸煮糯米饭,加上猪油、红枣、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为香甜可口。

  【清明节】

  为传统祭祖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刷新墓碑,摆祭品,烧冥钱,压纸钱,下山时折两枝松枝带回,挂在门首,以表哀思。祭押时间,乡村与城郊不同。多数乡村皆以清明日祭;城关及城郊狂“清明”至“谷雨”之间任择一日均可。祭品十盘中必有光饼、贝螺、黄豆三盘,祭毕以贝螺、黄豆、饭粒撒于墓顶,一任鸟雀啄食。清明祭扫是饮水思源之举,许多华侨、台胞常常远渡重洋,回乡祭扫。机关单位、学校亦于此时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以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立夏节】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红糖拌米浆煎成咸、甜“夏粿”。祀神明、供祖先、馈亲戚,亦煮“锅边糊”,意在庆祝春夏丰收,祈祝夏秋好收成。是日起开始撤除床上草垫、棉垫等,以防湿潮生蚤虱。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午节,是最热闹节日之一,内容丰富。一是初五日午时各家门坎两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遗风,以箬竹叶裹糯米、花生、豆、红枣或瘦肉等做成粽子,传说旧时把粽抛入江中,以祭祀爱国志士屈原,后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除全家老少都吃外,还用于馈赠亲友;三是喝少量“雄黄酒”。并喷洒屋角,以雄黄粉涂抹小孩头额、耳朵祛毒,也把雄黄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黄炮”以禳珍气;四是贴“午时书”,书内容各有涵意,如贴大门有“振襟歌正气,寄慨读离骚”之句,乃缅怀文天祥、屈原两爱国忠臣,解放后已极少见;五是炮制“午时茶”。藏以疗病,乡村是日常上山采集各种草药,据传午时采的最有效,过午后所制者稍差;六是龙舟竞渡,格外热闹,差不多万人空巷。初一至初五日,敖江两岸观者如云。连俗龙舟比赛每年在四月初一即开放龙船鼓,请民间诗人唱诗,内容多以三国故事为题材,并在龙舟下水之先延请道士祭禳,以庇佑划船吉利。有的家长还把男童衣、裤放在龙首,待祭禳后取下。祈求小孩平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龙舟竞渡作为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对比赛方法进行改进,并加强组织领导,注意安全。

  【七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连俗早晨以黑红豆、红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夫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儿童聪明平安。是日,父母还要送给新嫁女儿水果七件、九重粿一甑,女儿用以分馈夫家亲戚及邻居。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渐稀。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连俗谓“七月半”节,各家任择一日备酒馔祭祀祖先,以表孝心。旧时七月节有办“施食”,信仰佛教的举行“普渡众生”仪式,摆祀品,烧纸马,放焰火,彻夜喧哗。铺张浪费。50~70年代中期办施食普渡的陋习基本已废,只剩祭祀祖先的习俗仍沿袭。80年代后期,个别地方又有施食普渡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传统家庭团圆节。节前亲友间互送月饼(多晚辈敬长辈),连俗十六岁以下儿童由娘舅送花饼,八月十五晚,家家户户设宴欢聚一堂。入夜全家围坐庭院、天台或屋外,品尝月饼,欣赏皓月。文化人常在此夜赏月吟诗。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动,登高望远,心胸开阔,以祈平安。城郊外之覆釜、玉华、宝华、玉泉、云居、石门、狮山及琯头青芝诸山皆为主要登高地点。青年男女及儿童还携带风筝(俗称“纸鹞”),在山顶放飞。

  【冬  节】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也是祭祖节。冬至前一天晚,家家户户制煮咸、甜元宵丸(俗呼“油扁”)为主餐,并馈送亲戚。冬至晚上,合家团聚,在祖先牌位前摆设福橘、芹菜、青蒜、红筷等于圆盘或竹箩上。全家围在一起搓米齐丸(糯米和白米混合磨成)。有的用米 米 齐  捏成各种益鸟、益兽、稻草堆等,敬祀祖先和神明,以招祥纳吉。

  生产习俗

  【农事习俗】

  【鞭  春】

  旧俗“立春”前一日,知县与典史均朝服,坐彩舆迎春于东郊,盛设仪仗,全署书吏、隶皂皆翻披黑羔马褂,手拈花枝,鼓乐前导,至演武厅坐定,礼房吏导拜芒神,行三叩首礼;复导至厅,典史献爵,请知县升宴席,典史旁坐相陪。儿童扮五谷神、田翁、田婆、书吏、隶皂叩贺毕,回舆至官署二门前,知县下舆,执春棒,礼房吏引至春牛处鞭春,三绕毕,又诣芒神前。礼毕。全县春耕开始,此俗,民国时已废。

  【开田头】

  春耕插秧须择好口子,避火星,怕秧苗旱干每年都有一户当先开田头,然后可以不择日播插。此俗解放后已少见,只有山区少数农户还沿袭。

  【祭新米 】

  我县旧俗早稻丰收后,须先用新米祭祀天地,意谓好年成全赖天地保佑。此俗解放后已逐渐淡化消失。

  【牛  节】

  农历四月八日为牛节。农民对耕牛十分爱护,规定牛节这一天牛不能下地劳劝,不能打、骂,中午或晚上还要煮米粥或黄酒炖泥鳅给牛进补,以提高体力,担负繁重的耕作。

  【祈  雨】

  多在农历七八月发生旱情之时,乡民先自行延巫设醮,求祷不应时,则舁其土神,各挈竹竿:竿缀蓝白色布,群集县公署,邀集全城文武官员,徒步拈香,乡众随之,鸣锣伐鼓,先祷于城隍,以次金钟潭。或有乡民自赴深山大泽,请“龙”来降雨。时知县辍刑名,禁屠宰,即不勤民事之官,值此时亦不敢拂民意,此举解放后已废。

  【渔家习俗】

  【造船】

  渔业生产造船为首要,船行海中若龙,船的许多部位均以龙的相应部位命名。造船须择吉日,定龙骨、铺底、钉简枕、安龙目等,船主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新船下水,还要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船头、船尾、前后“水仙门”都要贴上红对联,并设宴招待船匠并送“红包”、献“太平面”。新中国成立后,新船下水多披彩放鞭炮,其他习俗逐渐间化。

  【张网】

  渔网安装由网师或老渔民主持,并选择吉日良辰,以大公鸡为活祭品,安放于鱼袋(即囊网)中部,以3把秤支撑,寓渔利大获。鸣炮后由主持人提浮子网,依次进行浮子、沉子的安装,整个过程禁高声呼叫和跨越网具,若公鸡叫,则祝好兆头,若公鸡被鱼网压死,则表明吉日好时辰。渔网安装完毕后传入“网寮”,等待出海。

  三、出海

  我县历史上,渔船出海,船主、船老大要到海神庙(妈祖庙或文武太平王庙)烧香,请来香火供在船仓神龛中。渔民身带海神香火袋,祈求平安。出海时,桅杆顶挂红色三角旗、船尾旗杆挂海神旗(后改红旗或国旗),并鸣炮与岸上家道别,家人鸣炮欢送,以祈发海。琯头一带”连家船”出海尤为慎重,凡逢二、三、四、八日均忌出海(避俗语有三无二、不三不四、有七无八)。新中国成立后,出海习俗有所简化,道别仪式也只有每年的头一次出海才有,唯场面比前更为热闹。

  【大土船】

  我县旧俗有大王船出海。据传缘起筱埕。每年十二月初一,就开始造木质官船2艘。长4.5米,宽1.6米,船上画龙雕凤,船仓塑文武太平王神像,两旁塑有“保卫相”、“文武案”、“巡部”、“中锋”;船头塑有“喝浪大神”、“头锭”、“二锭”、“三锭”、“中舵”;船尾有用纸剪制的“正副舵手”、“罗盘长”等三十余尊及兵卒144人。各立其位,各司其职,船上彩旗飘扬。到正月初五早上,把船上应备之工具及生活用品备全,其中必有一对晒干大龙虾和一对大银鱼,象征海况良好。及夜,乡人抬着文武太平王的銮驾。众人簇拥着大王船,放航于海上。让人接回。传说大王船异常“灵验”,那乡接回必五谷丰登,海汛大发。因此.每年正月初五,都有许多乡村派大批人员到海上争接大王船,上至福州、琯头,下至黄岐、北茭及台湾岛,都曾接过。民国37年(1948年),黄岐为接大王船,派数十名村民,并雇一排荷枪实弹的军队,随带水炮数十枚,于正月初四就来筱埕,武装强接。还有一年,台湾接回的大王船,第二年又放航于海上,返回筱蚪,此船一直存放在筱埕大王庙内,新中国成立后才毁。

  【庆丰收】

  外海渔船到达渔场,首获丰收要进行庆丰收宴会(俗称“做福”),并在船中举行祭海神仪式;内海渔船庆丰收则在海神庙中开展,大的庆祝活动多放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进行游灯迎神,并连续游行几天。新中国成立后,庆丰收习俗仍然保留。合作化后多为渔民集体聚餐庆祝,破除迷信色彩和繁文缛节。

  附:【渔家禁忌】

  过去在渔业生产中,不可预见灾害较多,因而沿海渔民平时常有说吉利话和禁忌习俗。以祈求平安。如忌说:“翻”、“覆”、“倒”等字,意怕船在海中遇难。忌女人上船、跨网。称呼老年人不叫“依伯”(伯与掰谐音,意怕渔网破),要叫“依担”(意即鱼货成担,有发海之兆)。连家具、食具、船具等名称也往往与普通人家说法不一。如:器具损坏忌说“破”、“碎”,要说“开花”、“发财”,汤匙称为“舢板”,筷子叫做“柴只”,草席称作“科尼”,不说“鱼丸”(丸与完谐音)说鱼米齐,吃全鱼不能翻转等等。

  【工商习俗】

  【工匠】

  旧俗对工匠、木匠、泥匠、衣匠等非常尊重,尤其婚嫁喜庆、建房造墓,所请各匠均要事先商邀,开工选择黄道吉日,东家均要赏给“红包”,称作“花彩”,工间要热情招待,尊称师傅,防止匠师暗中作怪。此俗相沿至今。

  【投  师】

  旧时投师学艺多订有“艺本”,规定三年出师,师傅供食者无工资,不得中途逃艺,否则须还伙食费。出师后应留在师傅身边跟班2~3年,方准独立。多数师徒关系较为密切,有的情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者有之。

  【开  店】

  旧时商店开业须择吉日,放鞭炮庆祝,当天以优惠价招揽生意,服务亦尤为谦恭周到。有的还备烟、茶款待顾客。商界还常用哨语(暗语)作内部沟通,如1~10的数字,咸鱼店分别用“天、下、平、口、龙、子、门、不、贝、开”;米商分别用“台、式、川、律、位、陆、柒、拐、文、合”;百货苏广店用“上、共、大、占、仁、木、玄、挂、缘、拾”替代。还有把4说成“苏”。把7说成“脚底”,把15说成“月光”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哨语只偶而听见,年轻人多不使用。

  80年代以来,私人商业勃起,开张志喜比过去更为热闹,亲戚朋友除燃放鞭炮庆贺外,还赠送“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等匾框以祝发达,有的还大办酒宴,以扩大影响,招徕顾客。商店的招牌除用传统品牌、名号外,含意日渐广泛,并制作精巧的商业广告以推销商品。

  人生习俗

  【婚  嫁】

  【旧婚俗】

  我县 民俗婚姻缔结方式为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时也有为数不少的“童养媳”、 “等郎妹”、“指腹婚”、“娃娃婚”及“招赘”、“续弦”、“改嫁”、“典妻”等 种种形式。缔结过程繁文缛节,丰富多彩,提亲、定聘、迎娶尤为人们重视。

  〖提亲〗

  由媒人牵线,多数先由男家向女家提亲,媒人介绍双方家庭及男女情 况,双方父母认为门当户对,男女适宜,就同意提亲,媒人把女方“生辰八字”带到男 方,请算命先生合婚,有的还把女方“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压在祖宗牌位或香炉下 ,七天内如无破碗破碟等不吉利之事发生。就算基本确定这门亲事。俗称“合婚”,后 亦称“议婚”。

  〖定聘〗

  经合婚后。男家向女家纳定聘礼,俗称“下 彩礼”,后称“订婚”。连俗还分“上半礼”   和“下半礼”。聘礼 数目各时代不同家庭大相径庭。除送肉、面等食物给女家外,更重要的是聘金。有钱人 还有金银首饰、绸缎细软和其他贵重物品。聘金喜用“三”数(“三”与方言“生”谐 音,含早生贵子之义),如银元33元、130元,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民币530元、830元、1 330元、3330元等。女方也送男方衣物和果糖等。订婚后双方都向邻居、亲友分喜糖, 以取得乡邻亲友的认同。

  〖迎娶〗

  即结婚,历来为最隆重的礼俗之一。先由男方择定黄道吉日,提前通知女家,并把下半礼聘金送达女家。迎娶前一日,凤城地区:女家将嫁妆送往男家,俗称“搬佽”,嫁妆主要有客厅或卧室用品、皮 箱及首饰、衣物等。旧时有钱人也有田地房产。旧时嫁妆之外,必有系红线的雌鸡1只,谓“红线羁脚”。亲友乡邻观者如潮,有的还开箱观看嫁妆品之分量。穷娘家嫁 妆压力最重,有的甚至举债厚备嫁妆(续弦、再嫁者除外)。男家并于此日宴请宾客, 称为“闹厅”。黄岐地区女家也以此日宴请亲戚,各亲属赠以衣布,谓“添箱”,赠银 钱渭“压肚袋”。

  迎娶之日,新郎聘花轿往女家接新娘。新娘一般由伴娘扶轿 。旧社会,男尊女卑,有的地方轿一抬出门,即泼脚桶水,意谓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再回头。花轿到男家,鞭炮齐放,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新娘到男家后主要礼仪有: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夫妻交拜,然后请翁姑尊长出堂一一拜过,翁姑尊长即 给“见面礼”,随之由“龙烛”前导引入洞房。其间。新婚夫妇于席中出太平面时向宾 客敬酒,并由长辈介绍有关亲戚之称谓。宴会结束新婚之夜,连俗闹洞房气氛特别热烈 ,亲朋好友聚集一堂,除唱词、吟诗祝坝外,年轻人还别出心裁,出一些小巧节目要新 娘新郎表演逗趣,旁人则起哄捧场,笑语满堂,直至深夜方散。旧俗婚后10日新娘才第 一次回娘家,谓“转十日”。后此俗渐废。多数在结婚第二天回鸾,新婚夫妇归宁岳家 ,俗称“回马”,岳家设宴请客,新郎拜见岳父母及亲戚长辈,行礼敬酒,并接受见面 礼仪。至晚双双回家(有的乡村不限第二天归宁)。民国时期提倡改革婚俗,推行结婚 登报,不办酒宴,尤其流行集体举行婚礼仪式,由县长或官员主婚,但多在城镇知识界 和政府职员中实行,农村仍以旧俗为主。

  【新婚俗】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后,结婚旧俗有很大变化,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 婚姻自主,鼓励男到女家,允许寡妇再嫁,反对包办和买卖婚姻,禁止重婚、纳妾和抱 养童养媳等劣俗。新娘坐花轿已近绝迹,婚事新办一时蔚然成风,多数不收彩礼聘金,不办酒宴,由男方或女方单位领导主持婚礼仪式,举行座谈茶会,新婚夫妇介绍恋爱过程,分喜糖给亲友同事,仪式简单俭朴。农村也有举行集体结婚的。新中国成立后,嫁妆有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等。60年代中期,农村收彩礼聘金有所回潮。70年代提倡晚婚,婚事简办,境内有不少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和旅行结婚。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结婚花费越来越大,尤其置办嫁妆、装饰新房、大开酒宴,收取礼仪,互相攀比。嫁妆日益向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首饰甚至商品房发展,迎亲也多用高级 轿车。

  【畲族婚俗】

  畲族婚姻形式,除女嫁男家外,男到女家较为普 遍,俗称“抱儿子”,其家庭地位和财产继承权平等。婚礼仪式简朴,多数习俗已与汉 族相似。但姑娘出嫁前还流行“做表姐”这一陪客唱歌的特殊风俗。完婚之日,男方亲 眷送新娘至男方大厅,男方除新郎外全家躲避。婚礼先拜灶君灶婆,后拜天地。婚后10 日。新娘新郎带礼品回娘家认亲、对歌。

  【生  育】

  生育为人生起点,县民受儒家影响较深,“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追求多子多福,因而视生育为传宗接代之头等大事。旧时,媳妇如进门多年未育,多受翁婆歧视。一旦怀孕,叫作有“喜”。过去医疗卫生落后,人们企望孕妇顺利平安生产,婴儿五官端正,四肢健全。因而有诸多禁忌:孕妇不能参加各种喜庆活动,怕“喜冲喜”;忌操刀、切菜、剪布;忌用绳索捆绑物件;忌观看戏剧、电影,尤其古怪面谱和惊险镜头;家中忌特别声响,尤其不能有铁器碰撞敲打声音。此俗一直沿续至今。

  婴儿出生当日,一般要在门首写贴“忌冲”等字,提示过往行人不要大声喧哗。夫婿还要具鸡、酒向岳家报喜。第三日,要给婴儿洗澡,俗称“三旦”,娘家于此日备煮好的鸡肉及糯米饭送给女儿吃。开冲后(男14天、女11天)至满月前。亲戚开始用鸡、线面送给产妇进补(俗呼“送干”),并得到回馈。开冲之日,娘家又送一次鸡肉、糯米饭,并加送几只活鸡。满月(或叫出月)娘家要再送鸡蛋、糯米饭以及婴儿用的摇篮、床上用品、鞋袜(方言与“会活”谐音)等,有条件的还送银手镯、银脚镯和“天官”银锁等贺礼。婴儿也在满月之日第一次理发,谓“剃秽发”,当日并将娘家送的鸡蛋、剃头糕分送亲戚邻里。满月或有办酒席(谓“出月酒”)请亲戚者。城关地区旧俗满月酒不请娘家亲戚。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生育观念逐渐转变,弃溺女婴不再发现。自80年代,计划生育当作国策管理以来,“少生、优生、优育”和生男生女都一样已为绝大多数人接受,县城基本上实行一胎化。

  【寿   庆】

  风俗男女50岁(虚)则称上寿,可以开筵(俗谓“做十”),以后每增10岁都可以再开筵庆寿。祝寿活动由农历十二月半以后至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十二月的祝寿活动主要由女婿及亲戚朋友送肉、蛋、猪蹄、寿面等礼品,返馈则以米时、橘等。正月的祝寿活动主要是开筵宴宾,开筵由儿子发帖(近年男女一样,女儿也可在帖上署名),父母俱在不论是否同庚均书“双庆”,否则书“寿庆”,亲友则送寿匾或寿轴、烛、炮等礼品,登席多不收礼仪。筵前,在正厅摆寿堂,设香案,燃大红烛。接受儿孙辈的跪拜,俗称“拜十”,受拜者要分发红包给儿孙,称“膝盖钱”。旧俗能办寿酒者,须家中夫妇子女内外周全,且多是稍具乡望或殷富之人,讲排场,做名气。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城乡办寿筵愈办愈多,不拘条件,只要兴趣与需要即可,少则近10桌,多则几十桌,其中不乏不收礼仪者,但借机广收礼仪者亦不少见。

  【丧   葬】

  人们对死多有一种恐惧感,且受“地狱”、“轮回”等迷信传说渲染,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忌说“死”字,多说“百岁”、“过后”或“老了”等词。称棺木为“寿板”,收殓穿的衣服称“寿衣”,丧葬礼仪非常讲究,也最为繁琐。

  死者弥留之际,一般习惯要放在死者寝室或长子房中,称“寿终正寝”(女称内寝),断气后移放厅堂,也有未断气先移放后厅堂,各地略有不同。死后即向亲友报丧,若是女的要先告知娘家。同时分头准备收殓事宜。亦有少数提前制作寿棺,俗称“并寿”,免得死后忙乱,并有期望病者好转之义。入殓前先由直系亲属帮死者全身洗擦一遍,继用白布或绫罗包裹,穿上新制的多重衣裤和鞋帽。进棺时由长子抱头,次子搬脚,并放入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一般在当天或第二天即沐尸收殓完毕。解放后有一定职务的人员还要在收殓前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

  收殓后。山区及沿海部分乡村多即日或第二天安葬。县城及近郊地区则有停柩守灵习惯。当天即要家人轮流守护在尸床旁,并在床尾设香坛。通宵达旦点烛上香,三餐都要摆上故人爱吃的饭菜,侍奉如生前。在大厅设灵堂守灵,寿棺要油漆多重,多为黑色或红色,并画有龙凤花鸟等图案。在油漆期间,一般每七日设祭一次,共祭七次,俗称“做七”。灵柩停在家中一般都在一个月以上。旧俗出殡前,还要延请僧道作蘸,诵经超度亡灵,称“拨亡”,俗谓“悦尸”。搭造能转动的树灯七层,每层燃灯七盏,子女随树灯边转边哭,通宵达旦,劳神伤财。清末我县一些有识之士组织“维礼社”,社友共约并倡导丧事简办,但只少数人响应。民国29年(1940年),福建省政府规定丧家不准停柩,须在10天内出殡,县政府也发出相关文告,倡导丧葬改革,但无法实行。新中国成立初,在全县开展群众性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做“悦尸”陋俗基本革除。80年代后又有一些丧家悄然进行。

  出殡前夕,家堂设奠,亲戚朋友纷来吊唁,送挽幛、挽联、花圈及白烛、冥钱等。其中不少为布匹、床毯之类,均悬挂大厅之上。县俗灵柩抬走后,即在大厅贴“安门大吉”红联。送葬的亲属。五服内穿大小功服,披麻戴孝,亲戚穿白衫,女婿穿白长挂,朋友随便,一般由遗像前导,接着挽联、花圈,朋友乡邻。灵柩之后为孝男、孝孙、孝女、族亲人等和亲戚。一路撇下纸钱,沿途鸣炮,有的姻亲还要临街设祭,直系亲属均要跪拜施礼。有钱人家还延请若干鼓乐队一路吹打(县城已禁止),送葬队伍多达数百人。县城旧例灵柩都要通过太平桥(解放后桥已不复存在),串十字街,以祈求平安顺利。送葬人等一般送至城外、村口止,然后由亲属护柩上山。入葬后返回称“回虞”。撤除素白标志,换上红裙红带。当天主人设宴招待亲友乡邻。80年代后随着生活提高,酒宴规模渐大。

  我县旧例,不满50岁而亡谓之“夭”,丧葬仪式一般从简,城关地区一般七天出葬。

  信奉基督教、天主教者,则按信教习俗举行丧礼,由教徒诵经抬棺入葬。

  县内普遍以土葬为主,只有部分佛教徒用火化。60年代后亦有少数人送火葬场火化。墓地选择尤重风水,造墓如同建房一样重视。有钱人坟墓十分讲究,全用石料水泥铺砌,雕龙画凤,耗资数万元,多的10余万元。也有少数人未死先选墓地,造生冢。

  安葬当日要举行祭典活动,葬后第三天要上坟摆供品,烧冥钱,称为“安山”。旧俗丧家亲属要守孝三年,解放后多已革除,只逢朔望上食,每年忌日都要祭祀。

  交际习俗

  【交往接待】

  我县人民历来重感情,尚义气,讲信用。亲戚或朋友相处甚笃,数代交往不绝,父交子游者并非少见。日常交往接待拘礼慎言,路上热人、朋友或亲戚相逢都主动寒暄。常用的招呼词语如:“饭吃没”、“身体好吧”、“很久没见”、“最近在那发财”、“有空到我家玩”等,并行抱拳握手礼。上门之客,不论亲疏、远近,皆让坐、敬茶、敬烟,即使是邻居也不例外,有“过厝即是客”的俗谚。农村如遇酬谢演戏、放映电影等,必邀四乡亲朋前来观看,并预为备好座位。遇节日、聚餐等也多邀亲朋相聚,邻里之间均慕广交好客之家庭。遇远道及久别之客人来到,主人除点心招待外,多挽留食宿,以酒菜款待,客人离去均嘱其有空常来。旧时探亲访友,多在农闲季节或正月间,逢年过节、攀亲送礼等繁文缛节也贫富不废。新中国成立后,节假日、星期天都成为寻亲访友的好时光。

  连江民间待客规矩甚多:如见客人来访皆起立让坐,待客坐定后主人方坐;敬茶必用双手捧杯,先敬年长客人,后依次而敬;留宿客人,安置最好之房间和床铺被褥;客人在场不得扫地,有俗谚“扫厝逐人客”之说;客人说话时,主人不随便插话,以示尊重;有客在场不打骂孩子、亦不打骂家禽家畜,以免误会;文人多尊称客人文号字号,忌称“绰号”及相关字眼;客人离去时,应送至大门口或村口。

  【筵  席】

  设席开筵,事先送红帖(请柬),远路应在开筵之前7日,近路在3天前。外戚至亲者用“十版帖”。朋友、邻居及其他亲戚只用“单版帖”。民国时期,我县经济落后,多数穷人办不起酒席,遇婚嫁、丧葬等大事,办酒数量也不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提高,酒宴逐渐增多。尤其80年代后,办酒名目簸多,除旧俗婚丧喜庆外,还有“乔迁酒”、“生日酒”、“满月酒”、“祝寿酒”等等。规模不断扩大,规格日益提高,礼仪日渐增加,居负担加重。县治酒宴座次,习惯上首席多摆在厅堂左边,桌左上座为首位,桌右上座为次位,上下两头为陪客席,负责斟酒。通常首席多为娘家母舅就坐。县城地区以父辈母舅为首席,俗呼“妈头亲”。斟酒按席位顺序依次进行。筵席间执酒壶的除主人家中之子侄辈、女婿外,多由邻居或朋友代东,斟酒后,酒瓶嘴应向内。而后,执壶者要请首席座宾客先用菜,以示尊敬。菜肴先上盘菜,继之上大碗菜或大碟炒菜类,中途上太平燕(内必放有鸭蛋或其它蛋品,至少每人一粒),最后以甜汤结束。近年宴间又增一道甜食。席上常摆有四件糖果,四种水果和瓜子、香烟等。除桌上饮食外,还给赴宴者带回礼品,近年县城改以小红包(一般20~30元)代礼品。

  【称  谓】

  【长辈称谓】

  高祖父—老大公;高祖母—老大妈。

  曾祖父—大公;曾祖母—大妈。

  祖父—依公;祖母—依妈。

  外祖父—外公;外祖母—外妈。

  父—爸、爹、阿爸、奴爹、郎罢;母—妈、依奶、依爱、郎奶。

  伯父—伯、伯伯、依伯;伯母—姆、依姆。

  叔父—叔、叔叔(方言“家家”);叔母—婶、家婶。

  姑父—姑丈;姑母—姑。

  姨父—姨丈;姨母—姨、姨姨。

  舅父—舅、舅舅、依舅(背称母舅);舅母—妗、妗妗、依妗。

  翁公—爹官(丈夫的父亲),近年亦称爸;婆婆—爹家、奶、妈。

  岳父—丈人、爸、依爸;岳母—丈奶、妈、依妈。

  【平辈称谓】

  夫—唐晡人、唐晡、老公、爱人;妻—老妈、老婆、诸娘人、厝里、爱人。

  兄—哥、大伯(夫之兄);嫂—依嫂、嫂嫂、大嫂、二嫂。

  弟—弟、小叔(夫之弟);弟妇—弟媳妇、叔婶(夫弟之妻)。

  姐—姐姐、大姨(妻之姐);姐丈—姐夫。

  妹—妹妹、小姑(夫之妹)、细姨(妻之妹);妹丈—妹夫。

  妻  舅—大舅(妻之兄)、细舅(妻之弟)。

  【晚辈称谓】

  子—仔、唐晡仔;媳妇—媳妇。

  女—诸娘仔;女婿—外婿、外(年)婿仔。

  孙—孙仔(男)、诸娘孙(女)。

  曾孙—曾孙仔。

  元孙—元孙仔。

  侄—孙仔(男)、诸娘孙(女)。

  甥—外甥(男)、外甥女(女)。

  外孙—外甥孙(男)、外孙女(女)。

  畲族风情

  (一)畲族源流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份。畲族族源,史学界众说纷纭。各地畲族宗谱记载都认为畲族的发祥地为广东省潮州凤凰山。福州地区的畲族最早入迁的是在唐乾元元年(758年),从潮州凤凰山经福建漳州地区进入福州地区。明天顺五年(1461年),达福州连江县。畲族民间广泛流传的《高皇歌》:”住落广东已多年,走落福建去种田;亦有田地亦有山,做田亦要靠天年。走落罗源龚连江,福州大府管连江;连江罗源好田庄,盘雷蓝钟四姓掌……”这些歌词,都直接记述畲民从广东迁徙起行的动因与过程、路线,直至落脚地罗源、连江。现畲族已发展成为连江县第二大民族。

  (二)人口分布

  定居境内的畲族,自称槃瓠后裔。有雷、蓝、盘、钟4姓。几户或数十户聚居成村,有自己单独语言,兼晓地方语言,通用汉字,无本族文字。历史上畲族与汉族存有隔阂,互不通婚,虽杂居地方亦因风俗各异,少有往来。新中国成立后,贯彻正确的民族政策,畲、汉两民族逐渐接近融洽,始有通婚。但在畲族聚居地仍保持其独特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俗。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畲族人口12249人,占总人口2.10%。

  (三)图腾崇拜

  槃瓠传说 槃瓠或称为槃护,是畲族古老的祖先图腾。关于槃瓠的传说,各地畲民家喻户晓,流传甚广,内容也大同小异,其大意是:上古时期,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太医从她耳中挑出了一条形似蚕的小虫,置于盘中,随后忽变为槃瓠,毫光显现,遍身金黄。此时,高辛皇帝受番王侵侮,于是下诏求贤,榜示有能平番王者,愿将第三公主嫁其为妻。槃瓠得知后,即揭榜直奔敌国。先服侍番王三年,一日,乘番王酒醉,咬下其头,渡海衔归,献于高辛帝前。帝大喜,但不愿将公主嫁给槃瓠。这时槃瓠忽语曰:”将我放在金钟内,七天七夜便可变成人。”六天之后,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一看,果然人已成形,惟头未变,于是公主与其完婚。婚后,二人入居深山,以开山种田为业。生有三男一女,长子姓盘名自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叫龙娘淑玉,嫁与钟志深。

  民歌传唱 畲族民间有关槃瓠图腾的传说,多以长篇叙事诗歌的形式代代传唱。其歌名各地不尽相同,有《祖宗歌》、《高皇歌》、《槃瓠歌》、《麟豹王歌》、《龙麒王歌》、《金龙歌》、《龙皇歌》、《槃瓠王歌》等。歌词长短不一,一般在300-400句左右。这首著名的畲族七言史诗,内容基本是根据有关古籍记述的槃瓠传说而改编的,对槃瓠祖先图腾的崇拜之情处处可见。 这首史诗很长,除了后半部分叙述明清时期畲民的艰难创业及迁徙活动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叙述槃瓠祖先的由来,展示了槃瓠图腾的文化内涵。

  祖图 所谓祖图,就是各地畲族居民在编修族谱的同时,往往还按照古代有关槃瓠传说的内容,以连环画的形式,画成彩色图卷,自称”长联”,实即祖图。这些图一般长10米至20米,以白绢绘制,色彩绚丽,内容有繁有简,大致上都是描述槃瓠的身世、杀番王、娶帝女以及后来居山繁衍后代等状况。这类祖图在福建各地畲民居住村中多有所见,绘制年代一般在明清之际,其中又以清代居多。连江县潘渡乡的溪利村和小沧畲族乡的七里村等畲族聚居村,均有此祖图。平时一般不向外族展示,多在祭祖时使用。

  祭祀 福建畲民对槃瓠的崇拜在祭祀活动中多表现得相当热烈和虔诚。明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卷记载:”山中自称狗王后,各画其像,犬首人身,岁时祝祭。”连江各地畲族的集体祭祖活动现在一般每年大祭一次,时间为3天,但各地举行的仪式不尽相同。这种祭祖活动一般都在公共祠堂举行。祭祖时,要请本族的法师设坛,悬挂祖图,开启族谱。供桌上要摆全猪全羊,每户还要送来香烛、银纸、三牲、果盒、粮果、茶酒等物。中堂竖有图腾标志的”槃瓠杖”(龙头杖),以供合族敬祭。在震天的鞭炮声中,族长或本族有威望的老人开始主持祭祀活动。他先向族人讲述祖先槃瓠一生的功绩,接着众人齐唱《槃瓠王歌》,跳各种祭祀舞蹈,最后组织庞大的迎祖队伍,游村游山,以祈求祖宗保佑合乡平安。

  按畲族习俗,男子年满16岁要举行”做醮”祭祖仪式,畲民称为”传师”、”学师”,具有成丁礼之意。凡60岁以上的男人都要为子孙举行这种仪式,祭祀多在家中举行。开始祭祖前,要先从族长或长辈处把装有本支族始祖的香炉、祖簿、笏板、龙角、龙刀、铃钟和祖图的”祖担”(即两个竹编箱子)接回家。举行仪式时,先在厅堂中挂上祖图,或在神案上立起祖杖,列置香炉,然后由主祭人主持祭祀活动。畲族槃瓠图腾的祭祀活动比较普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不失原始祖先崇祀之风,反映畲民崇拜槃瓠祖先的虔诚之心。

  畲族的槃瓠传说与古代越人的蛇种传说一样,只是中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广大勤劳勇敢的畲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千百年来,和各族人民一道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道德风尚

  【伦理道德】

  我县人民儒家道德观念极深,视忠孝节义为立身之本,父严子孝、兄恭弟友成一时之风气。“三纲五常”千百年来奉为玉律,女子无才便是德,嫁夫随夫,夫死从子,从一而终的思想禁锢着妇女的自主权,寡妇不再嫁,守节教子受到人们的普遍敬重,忠义、孝行、烈女、节妇史不绝书。据旧志记载:忠义之士宋时有陈适一人,明时有陈其惠等11人,清初削而不书,明末邑人吴质,明末不事清朝,大骂而死。市人为之流涕,质无子,妻林氏与女阿霖,削发为尼。

  孝义之行自唐迄清入志者有裴逡、张焘等40人。清时,安定里人郑尚梓,父为山寇所掳,尚梓家贫,借贷赎父亦被扣,梓哀求以身代父,贼杀之,释其父归。

  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明至清代,烈女殉难者计23人,节妇296人。其中不少烈女节妇有立传、竖牌坊。

  民国初开展新文化活动,儒家提倡的封建礼教受到猛烈冲击,人们思想观念有一定改变。相信科学,提倡民主、平等的人渐多。部分妇女开始走上社会,参加政治和文化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翻身作主人,思想进一步解放。尤其互助合作运动后,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伦理道德观,逐步摒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糟粕,继承和发扬敬长尊贤、抚老爱幼、团结互助等优良传统美德。广大妇女真正彻底解放,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寡妇再嫁受到国家法律保护。60年代初,普遍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改革开放后.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逐步确立新型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80年代后,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月”和“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大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崇尚勤俭】

  我县人民世代囿守故土,以勤劳为美德。何乔远《闽书》云:“山居而夫力耕耘、妇勤绩纴;滨海则男事渔钓、女治罾罛 。 ”农家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在在不辍;农忙季节起早摸黑抢农时,多在田头进午餐;农闲则积肥、砍柴或从事其他副业;妇女从事编织、饲养禽畜以增添收入。沿海渔民潮涨出海捕捞,潮落整修渔网具或讨小海。城市商贾夙兴夜寐,以勤为本,老板、店员常有“不见天,一天走百余里”之口头语。投师学艺或上学求读者无不以勤为先,长辈常以“黄牛不使不出力、井水不使不出城(泉),好铁不用会出锈”的哲理,教育晚辈要吃苦耐劳。勤劳普遍受人敬重;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者为人不齿。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劳动光荣之风大盛。许多从无下地劳动的妇女也踊跃参加农事和渔业劳动。工、农、商等各行业劳动模范也层出不穷。干部、学生参加工厂、农田劳动也成为自觉的制度。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力逐步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及其他服务行业拓展,足迹遍及国内各地。出国打工、应聘者也不少。

  舒缓而用俭是我县人民传统的美德,用粮、花钱均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俭以持家。群众视五谷如金玉,粒米如珍,从不随便丢弃,家长教育孩子要把丢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放在碗内。并常以“丢撒五谷雷公会打”作为警语教育下辈。居家三餐多粗饭淡菜。女服饰讲究朴实大方,新衣服只过年过节或出门探亲访友才穿,平时多穿旧衣,劳动时多穿补钉衣服。家口多的人家多系兄衣及弟、姐衣及妹,逐级后退的轮穿法,有“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顺口溜。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群众生活虽普遍提高,但勤以致富、俭以持家的良风不泯,老年人身教言传,更重节俭。

  【济困扶贫】

  我县民济困扶贫之德由来已久。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四方饥馑,饿殍相望。邑人于悠,罄廪储作粥以赈。待食者日众,不可给,则出金卖于人以继之,活人无数,悠以足倾家。明万历间,邑诸生赵用,置义田以赡寒畯,岁饥则出廪粟煮粥活饿者。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海寇侵岱堡,尽屠居民,积骸相耆柱,邑庠生王治观,不顾自己家产中落,慨然出资营造义冢,凡十余所。嘉庆间,贡生游春兰,对有不能举婚娶、丧葬者助之。嘉庆十七年(1812午),岁歉,减价出粜.凡粜七万余斤,谷价逐平。民国31年(1942年),邑人陈依怀、林金木等。倡募资金在郊区玉泉山一带拾荒坟遗骸造义冢3处。此外民国时县医师公会还办义诊所,对患病群众施行义诊。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对鳏寡孤独老人实行“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全县城乡普遍创办敬老院、福利院,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各级青少年和妇女等群众团体。经常组织为军烈属、残废人员、五保户送温暖,做好事活动。遇有重大灾害。不少群众都能互相赈济救助。“一方有灾,八方支援”的新风尚蔚然成风。1969年沿海遭历史罕见的强台风袭击,海堤冲垮,房屋、庄稼被毁,不少山区农民自带粮食、工具,到沿海无偿支援抢修海堤。60~70年代初期。不少民众慨然出钱献物支援安徽等省灾民。80年代改革开放后,除政府组织扶贫济困可外,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也踊跃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1985年5~8月,为援助非洲灾民,全县有1万余名干部、职工、中小学师生及各界人士参加募捐活动,经各级红十字会汇往非洲救灾组织。

  【尊师重教】

  我县人民自古敬贤才重教育。自隋设科举以来,就有私塾教育,至唐初具规模。唐大顺元年(890年),张莹中进士后,境内学风日盛。宋时,私垫遍及城乡。嘉祐元年(1056年)我县官办学宫建成。庆元间,理学家朱熹避迹来连讲学,对连江教育发展影响较大,县民为纪念这位先哲,在县城、丹阳、上山、幕浦、贵安、朱公、朱山、定海等地建朱子祠祭祀。明、清时期,家族筹资办学,聘师教导本族子弟较为普遍。有条件的殷实富户还聘家庭塾师,设馆教读自己的子女。境内个人捐资助学之风历来不断,清时,贡生游春兰遵父遗命,捐稻谷5000斤以为乡闱卷读,其弟春台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又捐谷5000余斤,以为乡试录遗卷资。

  旧时,学生尊师仪式较为隆重。学生入学时,须向孔子画像及塾师行叩拜礼,多数学生也由塾师定学名。遇端午、中秋、冬至、春节等,学生家长多携子到塾师家送礼物,俗称“节敬”。学生如事业有成,必先拜见受业之师,以谢教诲之恩。

  新中国成立后,私塾经过整顿改造,废除旧礼节,但尊师之风犹存,生如有婚庆之喜也多礼请业师登席,一般不收贺仪,以示答谢教海之恩。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智力竞争尤为突出,群众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城乡、沿海一些家长,为了子女能考进大中专学校深造,不惜重金在城关租房借读。部分城乡,尤其侨乡,为鼓励儿童、少年读书,还特设助学金、奖学金,资助学业优秀或经济困难学生入学。亲戚朋友中,如有子女被高等学校或中等专科学校录取,长辈多向被录取的学生馈赠钱、物,以鞭策其励志求学。1980年后,每逢“教师节”,各地皆举行尊师活动,帮助解决学校及教师工作和生活上具体问题。从而推动教育发展。

  【热心公益】

  我县民众自古以来热心公益事业。隋开皇十三年(593年),邑义士林蛲,舍田凿东湖,以溉北野七里民田。至于修桥、铺路之举更足遍及城乡。隋大业问,僧独觉创建县城大桥的首尾石梁,中以舟渡,时称“江亭渡”。宋政和四年(1114年),玉泉寺僧真觉在“江亭渡”基础上募建“通济桥”。宋代私人捐建的桥梁有7座、明代有10座,清代修建42座。城乡不少道路亦由私人捐募铺砌石块。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共产主义精神,人民更加热心公益事业。50年代修筑公路、防洪堤,70年代建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城乡群众及机关干部均踊跃参加运石、挖土、挑沙等义务劳动。改革开放后,人民热心公益的范围从原来的修桥、铺路拓展到教育、文化娱乐、园林等公益事业上来。

  特别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对桑梓建设异常热心,据不完全统计,1957~1990年,海外乡亲先后有500多人次、计捐赠人民币765.6万元,支持家乡各项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其中用于教育的达300多万元,用于交通的达200多万元。

  【见义勇为】

  连江“人多尚义”,史不绝书,民国版《连江县志》入传者150人。新中国成立后,见义勇为也赋予新的内容。每遇台风、洪涝、火灾等,总有青年奋勇当先,抗灾抢险,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61年8月,琯头公社东升大队有200多名青年奋力打捞被洪水冲入闽江的漂木460立方米,全部交给国家。1963~1966年,在全县开展字雷锋、学王杰活动,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义举层出不穷。如黄岐长沙蓝瑞珠舍身救火;黄岐林振兴为救4名落水渔民而献身。沿海渔民在长期与风浪艰苦搏斗中,普遍形成一种抢险救助的良好风范。发现遇难船只,就毫不犹豫地靠近救助。县航运公司运输船管理员陈祖城三次在北茭鼻翻船,三次都获救脱险。如在海上发现罹难者尸体,不论其躯体是否完整,也不论腐烂到何等程度,沿海渔民都会义不容辞地将尸体打捞上岸,进行安葬,并尽量设法寻找其亲人。此种美德佳风,世代相传,沿袭至今。

  民间信仰

    【祖先崇拜】

  我县居民对祖先的崇拜历来是民间一种最普遍的信仰活动。祭祖活动相当频繁,形式多种多样。

  【家  祭】

  是最常见的一种祭祀活动。一般民居均在厅堂设龛放置本门祖先牌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破除迷信和房屋结构的变化,多改用木框或纸张书写供奉祖先香位。一些移居海外的华侨,也保留着这一传统。凡遇传统节庆,均在家堂祭祀祖先。婚嫁、迁居及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除夕尤为隆重。近亲祖先的忌日,多定时举行祭祀。生日祭祀的极少。

  【墓  祭】

  一般在“清明”季节举行,多以家庭为单位,祭祀近祖先人(父和祖父辈),仪式较为简单,一般供三牲、点香火、烧纸钱,有的还进行跪拜,并打扫墓道、压钱纸等。远祖一般只压钱纸。新中国成立前,还有支房或合族祭墓仪式,一些强房富族还有祭产,专供祭墓之用,以显示宗族兴旺发达,增强宗族内部凝聚力。新中国成立后多注重祭近祖,而疏于祭远祖。

  【祠  祭】

  系在同姓宗族祠堂举行祭祀典礼。我县各村较大的姓氏多建有祠堂,并随着家族繁衍和迁徙,另建支祠或房祠,供祀本族认同的祖先。政治和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宗族,建造祠堂规模较大,并留有广阔的活动场地,有的还设有族田祭产。祭祀礼仪亦最隆重,并与传统年节结合起米,多数在阴历正月初一举行合族祭祖团拜活动,以祭品设席,共宴一堂。有的祭毕还按丁口(16岁以上男子)发橘,以征吉祥如意。新中国成立后,祠堂牌位多已破除,有的祠堂暂作学校、仓库或改为他用,祭祀活动基本废止。1980年后,修建或重建祠堂在悄然进行,一些经济较富裕的宗族,尤其海外侨胞多的,所修祠堂颇为壮观,并兼作娱乐活动场所。

  【族谱纂修】

  县民尊祖传宗观念较浓,较人姓氏多有纂修族谱习惯,清代尤盛,民国初续修者也不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封建宗法制度废除,人们宗族观念有所淡化,不但没有续修。而且旧族谱亦散失不少。“文化大革命”初,“红卫兵”在“破四旧”中又烧了一批,幸存者不多。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回乡寻根访祖增多,续修族谱又悄然兴起。族谱除记述本族源流、世系外,多保留旧谱序言、凡例、族规、祭规、祭产、祖坟、名人传记、诗文等弥足珍贵资料。有的续修族谱还收录科局以上领导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出国人员等名录。有的打破传统旧例,男女兼收。纂修族谱为信仰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修谱,把祖先崇拜意识渗透到每个成员,借以增强本族凝聚力,成为海内外亲情关系的重要纽带,以促进本族区经济发展。但修谱费资甚巨,增加群众负担,有的还宣扬封建宗法制度。

  【神灵信奉】

  古人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现象不可理解,以为万物皆有神灵,神仙鬼怪遍及城乡角落。经历代神话传说的渲染,成为民间信奉的重要内容。人们为祈求各种神灵庇护,不受各种邪恶鬼怪的侵犯,经常将祭品献给神祗,希望能赐福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时期信奉的对象变化较大。从早期的大自然信奉、图腾崇奉发展到以人格神为主的各种信奉,且各有神庙。我县较普遍信奉的神灵主要有:

  【风云雷雨山川】

  明、清时代,县民除在县治及各里设社稷坛、先农坛及在福斗山设南海神坛外,还在县治敖江南岸己古村设风云雷雨山川坛,举行祭祀。民国后已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废。

  【土地神】

  县民称“土地”为“财神”,信奉者极普遍。明季县治西郊曾建土地庙,清时重修。村居地方土地庙,皆建于村头、村尾及路边。逢年过节或每月初一、十五。多有供祭品或烧香祈求发财。

  【三官神】

  县民以天、地、水合称为“三官大帝”。每遇婚丧喜庆及年、节必焚香,祈告天、地以求天地保佑。明洪武间,玉泉僧募建双虹观(俗称三官堂),合祀天、地、水三大帝。清嘉庆六年(1801年)火毁,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80年代末扩建为三进结构,建筑面积629多平方米,第一进仍为三官堂,祀天、地、水三官大帝。后殿增加观音堂。

  【玉皇大帝】

  民间认为玉皇大帝是最高之天神,主人间之祸福。清时,曾在县城西郊濂湖边兴建玉皇阁,祀玉皇大帝。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为“玉皇诞”。是日,摆供品,祭祀玉皇大帝,以求降福消灾。

  【玄天上帝】

  我县信奉者甚众。宋时就在县治东北建有佑圣宫以祀玄帝。此后西郊亦建玄帝亭以奉。明至民国间,佑圣宫移祀南门楼,中奉玄天上帝,左右奉赵元帅、马元帅、天王罡、桃花仙女及龟蛇将军和功德正神,每遇农历三月初三玄帝诞辰及诸神诞辰,烧香朝拜者罗列。

  【关圣帝君】

  即东汉末三国时的关羽,俗称“关公”。人们尊崇其忠义正气,信奉者甚众。关羽死后,被历代皇朝推崇、神化,赐有多种封号。如元封“义勇武安王”,明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运震天尊关圣帝君”,清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等。我县城乡多有建庙奉祀。据旧《连江县志》载,仅县城及近郊先后就建过4座:一为“翠竹楼”,在县城北城垣上(今陈第公园北侧),建于明代,祀汉昭烈帝(刘备)、关武圣(关羽)、张桓侯(张飞),俗称“三爷楼”,民国15年(1926年),驻连海军陆战队修建联欢社时拆毁。一为“关帝庙”,在县署仪门左,清康熙五年(1666年)由县丞署改建为庙,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时,正殿祀关壮穆侯神位,后殿祀关羽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神位。新中国成立初庙已废圮,后拆建为县人民法院。一为“武圣殿”,在县城崇云铺城边,清建,历经兴废,新中国成立初已破旧,后改建为水利会招待所,今作为西北街老人会,内仍有奉祀关羽。一为“凭虚阁”,又名“谈空阁”,清康熙建于城西玉泉山,后被水冲,亭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邑人募捐移建于玉泉山麓,后人多称为“关公亭”,亦叫“武圣殿”,正殿祀关羽座像,左右分列关平、周仓立像,迄今保存完好,历来香火不断,一些台胞曾到此进香。另亦有部分民宅,在正厅悬挂关羽画像。

  【城  隍】

  民间传说城隍为全城民众的保护神,也是监察官吏之神。宋代城隍信奉颇为普遍。宋乾道九年(1173年),连江在县署前左建城隍庙。明宣德九年(1434年)增建两庑六曹。旧时祭祀城隍多与祭祀风云雷雨山川合在一起进行。遇水旱,县官亦多穿朝服到庙中向城隍神祷之。我县祭祀厉坛时,亦必先迎城隍神主至坛。民国时城隍庙已废,改为市场。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不存在。

  【东岳帝】

  宋绍兴间,我县东郊建有东岳行祠。祀东岳神,为祝圣道场。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毁于倭。万历间重建。新中国成立初已破烂不堪。后因建设连江一中需要拆掉。80年代,县民又在风尾村重建东岳庙。此外,部分乡村亦建泰山庙,琯头粗芦岛东岸的泰山庙历来香火较盛,历史上曾有几次较大规模的游泰山神活动。

  【临水夫人】

  即陈靖姑。民国版《连江县志》载,讳进姑,福州下渡人,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年),传说能呼风唤雨,除妖救灾。24岁时,遇大旱,脱胎祈雨,寻卒。群众感念她济世德行,立庙祀之。传说古田县临水有白蛇洞,吐气为疠疫,神乘云至,挥剑斩之,妖不复兴,因又称“临水夫人”。宋淳熙问,朝廷敕封为“顺懿夫人”,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后来民众多把临水夫人当作保育之神,信奉者甚众。凡求生育,祈望孕妇顺产、母子健康,辄到陈夫人庙进香祷告。县境有数座陈夫人庙,最早一座建在县尾铺温麻庙西侧(建造时间不明,旧县志载“晋太康三年”有误),至今香火不绝。县城有万石铺临水行祠,俗称娘奶宫,新中国成立后被火毁,旧址改建西南街老人会,内仍有祀陈夫人。崇云铺毓麟宫,后毁。崇礼铺夫人宫在今上林街。还有浦口护麟宫,官坂塘口临水陈夫人庙等。部分城乡民众家中亦设临水陈夫人香位。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和八月十五日必摆供品祀祭,祈求儿女平安成长。官坂等地农历正月十六日还有游陈夫人神像风俗。

  【妈  祖】

  姓林名默,亦称默娘。传说为莆田湄洲屿东螺村林愿第六女,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自幼聪敏,知气象,谙水性,善良勇敢,常在海患中救人脱险,备受人们崇敬。29岁死后被尊为海神。先后为历代皇帝褒封为“顺济”、“天妃”、“天后圣母”等。列入国家祀典。我县濒海,民间信奉妈祖极为广泛,渔民和航海商旅崇拜尤为虔诚。黄岐半岛和马祖列岛,历来传说妈祖为救父亲海难,只身投海,后负父尸至南竿澳口,岛上渔民感其孝举,立庙祀之,并把南竿岛命名马祖岛(方言“妈”与“马”谐音)。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元至清代我县先后建有妈祖庙、天妃庙、天后宫等共10处:一为县城龙西铺天妃庙,始建不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移建崇云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移建资寿铺,即今建国路现址;二为县西铺妈祖庙,清宣统三年(1911年)毁于火;三为敖江沙天妃宫,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四为马鼻天妃庙,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募修;五为筱埕天妃庙,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募修;六为积石(马鼻赤石)天妃庙。清光绪三年(1877年)募修;七为北茭天妃庙,建造时间不明;八为茭南天妃庙,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建,“文化大革命”中拆毁,1981年重建;九为琯头天妃庙,建造时间不明;十为海东岸天妃庙,即马祖岛天妃庙,建造时间不明。旧县志未载的还有:道澳妈祖庙,据林氏族谱载明宣德四年(1429年)塑像于伽蓝寺内,清道光三年(1823年)单独建庙;黄岐天后宫,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新中国成立初移作他用,后作农贸市场,1987年重建;后一妈祖庙,明永乐间建,清代数次扩建,有碑记,1990年装饰一新;定海天后宫,始建不明,光绪间遭兵燹毁,民国重建,1954年被马祖守军炮毁,1987年重建;还有南竿岛的津沙、铁板,北竿岛的坂里、芹壁和东引岛等亦有妈祖庙或天后宫。每逢妈祖生忌日,常举行祭祀活动。后渔民出海,子女赴考、出国等,亦多到妈祖庙供香求卦,虔诚许愿,一旦如愿以偿,必备重礼谢神,至今相沿不绝。

  【文武太平王】

  传说晋时有黄助者,汉黄香之孙,时于谊弟(武将)郑通。奉元帝之命,乘舟自京都(今南京)往海南“代天巡狩”,归时船经亭角(今定海)基哥尾海面遇风罹难。兄弟连臂浮到后湾澳,每夜画沙成字表其履历。复梦于乡人日:“为我南山作坟、北山立庙,吾能避灾降福”。乡人如其言,捐资立庙、建坟,尊为“海神”,号其兄庙为“大亭”,弟庙为“小亭”。五代闽永隆元年(939年),王延曦封大亭为“孚济将军”、小亭为“昭远将军”。乾隆帝加封为“里护显佑大将军”。当地渔民尊两神为“文武太平王”。出海前必到庙中祭祀,祈求保佑平安吉祥。大埕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大王寿诞,十月二十三千秋日,正月二十保境佑民日,村民扶老携幼到庙中烧香叩拜。马祖列岛、台湾及泉州、福州、长乐、闽侯等沿海地区一些村落亦有分庙供奉文武太平王香位。

  【玉皇三太子】

  黄岐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六必举行盛大游神活动,祭祀玉皇三太子。据当地渔民世代传说,至少明代以来,黄岐湾较早迁来的胡姓家族,其先人一日在海面生产,偶得一木制人头像,头带黑色纱帽,刻像如生,遂带回家中。当夜梦见一贵胄模样的公子,自称“吾乃玉皇三太子,因触犯天条被天帝腰斩三段,脚丢闽安、身置闽南、头投贵地,尔等如能尊吾敬吾,塑吾头像游境内各社,必佑尔等人财两旺”。胡氏先人素敬神祗,遂按梦中所见用竹制其头像,装扮一新,用黄伞遮盖。择族中耆宿捧着头像、香案,由12人护卫抬着游境内各社,配以高照灯、锣鼓、锁呐等,热闹非常。是年胡氏家族果然添丁发财。自此每年必操办游神活动,俗称游“胡头”,后亦叫游海神。信仰的人渐多。到清雍正末年,各姓渔民倡言神乃共尊同游,非胡姓独有,因争执停游两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朝廷钦差到台湾巡视,遇风停泊黄岐湾,夜闻锣鼓喧天,登视不见动静,因奇之。翌日造访渔民,乃知游神佳期,以为神祗显灵,因特许正月各姓共同游神6天。此后。游神活动逐渐扩展至苔录、北茭及马祖岛等地,活动规模亦随之扩大,且日渐隆重。每到农历正月初四五即开始制作头像,正月十一晨安置于妈祖庙中,经“开眼”仪式后,于当晚抬出游街,鼓乐前导,火鞭炮齐放,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正月十五晚达到顶峰。直至十七早神像火化“升天”,游神活动才告结束。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时停时游。1979年后游神重趋活跃,年年不断,有时亦与马祖列岛居民共游。

  【蟒  王】

  传说唐乾符年间,福清黄蘖山有巨蟒为害一方,当地人刘孙礼之妹三娘,十分美丽,被蟒摄入洞中为妻,刘孙礼发誓要杀死巨蟒,遂变卖家业,四处拜师求艺,后得遇高人.授以驱雷秘法,归与蟒斗。是时其妹已生11个孩子,孙礼杀其8个,三娘奔求拜,为蟒及3个尚活孩子请命。孙礼恕之,并求天师上奏玉帝为其归正,孙礼留为殿前辅弼,妹刘氏为人间种痘夫人。闽中、闽东各地多立蟒天府庙祀之。连江蟒天府在西郊玉泉山。建于明代,清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是迄今闽东地区仅存的一座蟒天府。主殿供蟒天洞主及龙、风、黑、贵四将军,左右列刘夫人及九、十、十一使三子。殿前符使拜药篮为民治病。每逢农历十月十五日蟒王辰诞,附近村民家家户户加制糯米粿,通宵达旦上山供奉,热闹非凡。

  【白马大王】

  相传白马大王乃闽越王郢第三子,号白马三郎,有勇力,好游猎。因为民除害溺水而亡,先民立庙祀之,信仰者甚众。唐以来皇朝屡有封赐。终两宋累封“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额曰“永宁”。元至正间,显迹洪塘,抗御灾患功尤显著,俗呼“白马大王”。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在塘后(今属敖江长汀村)建白马大王庙。宋绍兴间,建在财溪的灵溪庙亦祀白马大王,明永乐初重修。我县部分村、镇,多在溪边建庙祀白马王。现今我县经重修初具规模的壶江岛上的白马大王庙,庙前孚佑亭挺立,庙内大王骑马之神像威赫灵显,像前香火依依。

  【先哲乡贤奉祀】

  我县民众普遍尊崇先哲、先儒、乡贤、名宦,注重教育后辈。历来以孔子为至圣先师。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宋嘉祐元年(1056年),在县治前之东建文庙祀孔子,后迭经移建、重修,祭祀对象亦逐渐增加。明永乐八年(1410年),改文庙为先师庙。民国16年(1927年)称孔子庙。庙正殿为大成殿,主祀至圣先师孔子。东配:复圣颜子、述圣孔子(据乾隆版《连江县志》述圣为子思);西配: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东序、西序各配6位先贤。东庑配39位先儒,西庑配38位先儒。孔庙后还建有崇圣祠一座,正位奉祀:肇圣王木金父公(中)、裕圣王祈父公(左)、诒圣王防叔公(右)、昌圣王伯夏公(次左)、启圣王叔梁公(次右)。东配三位先贤:孔氏、曾氏、孟孙氏;西配二位先贤:颜氏、孔氏。东庑三位先儒:周氏、程氏、蔡氏,西庑二位先儒:张氏、朱氏。

  奉祀名宦11人:唐县令刘逵,宋知县鞠仲谋、傅伯成,明通判徐访、知县欧阳瀚、郭轩、袁鉴、张聘夫、提学副使郭之奇、训导薛俊,清知县杨继生。

  奉祀乡贤33人:隋义士林崎;唐尚书张莹;宋侍郎李弥逊、侍郎陈舜申、尚书李弥大、郎中李弥正、助教周希孟、处士林几复、著作郎郑鉴、朝奉郎林扌为   、大理卿陈德豫、知府德一、学士李韶、少保常挺、教授林公玉;明参议孙芝、御史游义生、郎中陈鸿渐、副使林锦、按察使李士文、副使吴世泽、参政游琏、通判郑昈、知县郑蚌、义门杨崇、佥事王德溢、提举陈元宪、知州陈玺、知州陈址、御史孙用、尚书吴文华、同知王一岳、名儒陈第。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专祠,奉祀乡贤名宦。如唐咸通间在东湖山麓建“遗爱祠”,祀县令刘逵、鞠仲谋,清重修时增祀欧阳瀚、林峣。明天启间在县城建“吴襄惠祠”,祀吴文华。清康熙间在县城建“郭公祠”,祀郭之奇;在筱埕的大埕牛皮沙(后改乐平沙)建“姚启圣祠”。祀福建总兵姚启圣(时驻大埕,后统一台湾)。乾隆间在县城建“陈叔斋祠”,祀清训导陈鹏南。清代还在琯头青芝山建“董见龙祠”,祀明侍郎董应举。在琯头长门建“昭忠祠”和“张刚勇专祠”,祀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长门炮台阵亡张得胜等将士,等等。这些专祠,后来均已圮废。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16077.html

THE END
  • 0评论
  • 复制
相关推荐

发表点评 (0条)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

置顶关注

更多
  •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围台演习结束,岛内方寸大乱,吴钊燮语无伦次,送梅花鹿求和平

  •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跟着古诗游霞浦丨三沙湾:鱼盐成市浪中船

  •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山海浩荡谱新篇——写在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十周年之际

  •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又贵又抢手的头水紫菜上市,今年你吃得起吗

  •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来自海带之乡的压缩小海带,免洗即食可涮、可炒、可煮,给你纯天然的味道!

  •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福建特产盘点:茶叶、水果、美酒与美食样样俱全

  •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霞浦荣登全国小众热门目的地第6位

  •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福建9大王牌景点,去过4个以上算合格,去过6个以上算旅游达人!三沙镇你知道吗?

  •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福建旅游攻略:揭秘前十名风景区排名,每一站都是惊喜!

  •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福建最值得去的8个地方,有车没车都要出发一趟,你去过几个?

  •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紫菜中的极品——霞浦头水紫菜

  •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闽族、越族因何变成闽越族?

  •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八闽的“闽”的由来及含义

  •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他是末代“帝师”,出身福州学霸世家

  •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福建海产界的四大天王,4招就俘获福建人的心

  •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我的家乡-八闽风采

  •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东壁村绝佳摄影点在哪里?八闽三沙镇海滨大桥

  •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八闽之美:探索福建文化与美食的无限魅力

  •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八闽大地光影小镇,霞浦·三沙很高兴认识你!

  •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一个闽东说闽南话的海边胜地三沙,荣获中国“最美渔港”称号

  •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霞浦三沙:念好“山海经” 捧起“金饭碗”

  •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一县一桌菜丨无尽鲜甜!在这座“千鲜之城”,吃遍八闽海味!

  •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海带营养价值高 女性经期吃海带有哪些好处?

  •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 大黄鱼-黄花鱼

    大黄鱼-黄花鱼

  •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 中国八闽网

    中国八闽网